以阳光的心态享受教育
阳光心态就是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一种心智模式。
什么是享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一位哲人曾说过:“从事一项工作,不如喜欢这项工作;喜欢这项工作,不如享受这项工作。”一个人的一生中不仅要经历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学会享受工作。学会如何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让自己更自由、开心、乐观的工作。这是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指数,提升人生价值的关键所在。
做一个教师就应该享受教育带给我们的快乐!教师享受工作就是幸福。
一、沉下心来做教师
“围城效应”处处可观,许多教师想逃离苦海,而总有许多不在教育圈子里的让你说自己喜欢做教师都没有机会。而“做一行怨一行”又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能够做到“做一项爱一项”,那就是一种境界了,这种境界已经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已经把个人的思想、爱好当作工作的必要条件了。然而现实中身处教育这个行业中的大多数教师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其实做老师的却很难,上有校长压力,下有学生盯住,中有家长埋怨,有时还有同事之间的不理解。教师的生存方式令人担忧:“职业倦怠”一词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教师的心理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如果教师的心理呈现亚健康状态,又哪里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为此,教师要调节一下自己的心里,最好的方法是“自己说服自己,沉下心来工作。”
二、以阳光的心态体验幸福
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在本质上和财富、地位、权利没关系。幸福由思想、心态决定,心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狱。
一个收废品的男人骑着一辆三轮车,车上装满了破烂,今天他的成绩不菲。车上坐着一个女人,面向这个男人,两个人谈笑风生,脸上洋溢着喜悦,估计内心充满幸福。那种幸福的感觉就如同一个男人开着奔驰旁边坐着自己的女友。比较一下,三轮车上的两个人幸福还是奔驰里面的人幸福呢?
可以说,他们的幸福感至少是一样的,甚至收废品的有可能满足感更高,因为他们的需求不高。
幸福与性别、年龄、财富无关。生活得快乐与否,完全决定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因此,幸福是有思想造成的。坐在奔驰车里的人可能心里郁闷,骑在自行车上的人可能心情舒畅。吃着鲍鱼的人可能有怨恨,吃着粗饭的人可能喜悦。民工一天劳作后下班了,一裤脚泥水,左手二锅头,右手花生米,给人一种尽享人生欢乐的样子。住在茅草屋的人同住在别墅里面的人,苦恼和幸福是一样的,只是内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