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uploadfiles/20110707043832.swf

合作学习的原理和技巧

发表时间:2011-10-17
    中国的学生历来被认为是出类拔萃的,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但是,还是有必要进一步开拓中国学生的发展空间。原因是还有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甚至某些优秀的学生,也必须学习如何与人一起合作,以便将来在商业和其他工作中充分展示其才能。
合作学习的历史发展:
   早在1世纪,昆廷林恩认为,学会上可以通过互相教学而获益。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推崇合作性学习,他说,当你教书时,你就学习了第二遍。
    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团队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无法组织学生有效的进行团队学习。即使组织了团队学习的方法,学生也常常抱怨他们的团队受阻,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逃避责任,而且无法确定应该如何整合他们之间的不同观点和处理相互之间的冲突。
合作性学习可以让学生相互关心,并相信通过团队学习可以获取更多知识和技能。
合作性学习并不是万能药。教师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学生也必须能够认识和讨论不同的观点,并整合他们的发现。合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与他人和谐相处、融于社会的关键。因而,合作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加强教师的指导能力与授课技巧,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合作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许多教师反映,当他们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时,他们就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学生,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然后介入讨论,比讲授和全班讨论能产生更多的个人的、非正式的师生间的相互作用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
1、个体与同伴相互作用时,他们可以从对方身上直接学到一些从
成人身上学不到的态度、价值观、技巧及信息。在他们的互相作用中,个体认同朋友所具有的另人羡慕的能力并模仿彼此的行为、态度和观点。
2、与同伴的相互作用对社会的行为提供了支持、机会和榜样。只
有在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个体间才会彼此帮助、安慰、分享、照顾、协助和付出。
3、个体常常缺乏获得成功所需要的忍耐力。随着他们的成人和进
入社会,他们考虑的不是暂时的自身需求,而是获得成功所需的长期的忍耐。同伴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期望、指导和强化。
4、学生们通过与同伴的相互作用学会以正确的观点,而不是从自
己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和问题。这种洞察力的获得是发展认知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所有的心理发展都可以看成是利己主义的逐渐减少,和运用更开阔性综合的洞察力看待事物。利己主义的减少、洞察力的提高主要是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合作教学中老师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是做学生身边的引导者呢?还是做“讲台上的智者”。
    每节课老师到必须作出一个选择,即做“讲台上的智者”,还是做“一旁的引导者”。在做这个选择时,他们可能会想起这样一个教学的要求——不是把学习资料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发的学习。
合作学习中怎样把学生分成小组:
1、应该把学生按能力水平相近还是按能力相差教大来分组呢?当
要掌握某中特定技能或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时,通常按能力的相似程度来分组。但是,一般来说,我们主张老师把能力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同一个学习小组里有好、中、差3个层次的学生。在学生能力差别很大的学习小组里,学生似乎有更深入的思考,能给出或接受更多的解释,在讨论材料时能有更深远的见解,所有这些到加深了学生们理解的深度,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牢记这些知识。
2、应该把任务导向学生与非任务导向学生放在一个小组中还是分
开来?为了保证非任务到向学上生参与任务,将他们与任务导向学生放在同一合作小组中,会有利于其水平发挥。
3、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谁做伙伴还是有老师按排?通常老师编排
的小组会是最好的组合,因为老师可以把学生合理的分在一起。随即的按排,按兴趣爱好分组是我常用的分组方法,一般教师课前先分出可行性小组,在由学生自由选择,相同爱好的同学在一个合作小组里,由于他们的兴趣相同所以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共同的思路,合作结果必定见成效。例如我在教授一年级艺术下学期的《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在设计学生创作方式时,根据学生平日的兴趣爱好选择了绘画、音乐、手工制作、讲故事四种形式,并给他们取了好听的名字:美术屋、音乐岛、故事之家、。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这样每个合作小组都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能主动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自主的形成了合作学习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创作出的作品格外的生动、有趣。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索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
www.zj.qdedu.net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州一路1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834619邮箱:zhenjiang1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