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uploadfiles/20110707043832.swf

磨课体会

发表时间:2011-10-17作者:纪海荣
    六个专题的学习之后,磨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在彭翠林组长的带领下制定计划,组内老师积极参与备课,修改教案,观课和评课。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着,思考着......

  一、充分备课环节:

    曲老师提前写好了《认识图形》一课的教案,在教案上传后,很多老师对教案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思考进行了反复修改,最终大家达成了对这节课的共识:1、导入环节:创设月饼盒大变身的情境,激发学生拼摆的兴趣。曲老师选取学生熟悉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2、合作探究环节:(1)学生在小组内利用学具进行拼摆,在拼摆的过程中体会各种图形的运动特征。(2)分类活动。根据对图形的初步认识对图形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图形的表象。(3)汇报交流:学生交流对图形的初步认识,用自己的语言对图形进行简单描述,在交流过程中互相补充,总结特征。3、练习反馈环节:连一连、圈一圈、猜一猜、数一数。这几个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趣味性。最后一个练习遮盖图形的一部分猜出图形名称,对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很有帮助。

    一节好课是从备课开始的,教研组的老师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多次对教案进行商量讨论: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环节是否严谨、教师提问是否恰当,以及时间控制是否合理等,逐步使教案完善充实。

二、组内磨课环节:

    组内老师带着各自分配的观课维度,对曲老师的课进行了观摩。在教育中心谢主任和李艳老师的参与指导下,我们进行了第一轮的磨课。在磨课中,曲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设计的各项活动针对性强,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建立起对图形的认识,但在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特征时,对目标定位不准,加大了难度,浪费了时间,使后面练习没有做完。曲老师反思后各个观课小组根据自己的观课角度进行了评课。中心谢主任和李老师针对这节课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1、低年级对图形的认识要把握好“度”,即认识到什么程度?需要我们认真去钻研教材,做好教学目标的定位。2、备课要很好地在课堂中进行实施,需要我们经过细致的打磨,充分地进行预设。这些建议引发了我们思考,让我们收获很大。

三、磨课体会:

    通过这次的磨课,让我体会到备课磨课这种同伴互助方式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大家聚在一起群策群力,反复研讨,每一次成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个人认为,磨课是一种比较好的带动全组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方法。教师对自己课的反复斟酌固然重要,但教研组内的磨课让更多教师可以享受磨课的经历,使参与者受益菲浅,正所谓是成长需要同伴的帮助。

www.zj.qdedu.net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州一路1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834619邮箱:zhenjiang1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