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镇江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活动主题:本学期以“做最有根的阳光少年”为主题,以“关注安全、了解家乡、关注自然、感恩他人”为活动引领,开展丰富多彩并富有实效的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三、总体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具体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1.利用开学初时间,集体学习课标,领会新课改理念。
2.集体讨论各年级主题设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题研究方案。
3.随时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改活动计划、提出活动过程中问题,集体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4.经常听课、评课,开展校内教研课活动,共同提高进步。
5.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二)加大组内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并定期开展活动。
2.积极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及时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做到有继承、有突破、有创新。
(三)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活动以问题和项目为中心,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域特色,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将个人与社会整合。
2.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使每一名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过程开展
1.明确活动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期初选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根据活动主题,认真制定好计划,对于每次活动都要制定详实活动方案,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生成性专题以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展能力。
五、实施保障
1.教师要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为课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2.及时制定各级各类实施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实行弹性课时制,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4.评价创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每位学生参加的每一项活动,做好详细记录,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自身发展、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通过自评、他评、师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5.强调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因而学科之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不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更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因而本学期我们对此项工作尤为重视,并将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6.舆论宣传: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家长及社会的密切配合,提高活动效率。
7. 加强管理:落实课程实施责任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做到每一次活动全程万无一失,不出事故。
附各年级综合实践课计划: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学段目标
三年级老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学生从小事做起,关注自身安全,在参与调查实践的活动中,获得深切的体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具体安排:
主题活动:关注安全
1.零用钱大调查
2.食品安全
3.交通安全
4.学校安全
5.其它自选内容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学段目标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都希望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向往更丰富的知识世界。四年的集体生活,养成了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情感品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知道要做到诚实守信。遇事有了初步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和能力。但他们的情感还不够持久、稳定。结合学校的活动,让学生从多方面深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一定的技能。
三、内容安排
主题活动:关注自然
1.“二十四节气”探寻;
2. 低碳环保,节约用水
3.植树造林
4.爱鸟护鸟
5.其它自选内容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学段目标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老师和家长及课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能通过自主合作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组织活动的具体开展,最后形成活动的具体成果。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活动具体安排
主题活动:我的家乡
1.杰出人物
2.旅游胜地
3.神奇故事
4.家乡特产
5.民间工艺
6.其他自选内容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主题教育思想。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造空间即综合教育思想。
3、注重对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实践教育思想。
二、学段目标
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和探索,六年级的学生在动手操作,分析整理、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大的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全体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探索,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懂得与他人、自然和谐相处,初步形成合作分享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身心潜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个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具体安排
主题活动:感恩
1.感恩父母
2.感恩教师
3.感恩他人
2.其他自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