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班级管理心得

发表时间:2014-04-17 阅读次数:872

    班级管理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和坚持力。因此,从以上七个因素入手,在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方面培养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对团体、对困难与压力等应具备的基本的心理素质,做到对学生思想上疏导,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联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常抓常讲。我班有个女生因父母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长期失去母爱,对母亲的怨恨很深,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和妈妈相见。每次她妈妈来学校看她,她要么回避,要么情绪激动地将她妈妈带来的物品都扔掉,要么与妈妈发生争吵,使得她妈妈每次来学校看她最后都是伤心地离去。慢慢的,她妈妈也很长一段时间不来学校,而该生则无心学习,纪律散慢,很少和同学交流。

      从班干部的工作汇报中得知原因是她恨父母离异,不能给她一个和别人一样温暖的家,心里恨妈妈没有给她完整的母爱。这样长期的压抑,导致她拒绝妈妈的关爱和资助。如何化解该生与母亲之间的心结,使她接受母亲的爱,消除她的自闭心理和压抑已久的怨恨呢?这需要辅导员有耐心、恒心,讲究方式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多与她交流,了解她的一切情况;同学们在生活上、学习上也应该无微不至地关心她、帮助她,让她感觉到这个大家庭给她带来的温暖。当学生心理脆弱的时候,辅导员应该去了解、帮助、解决。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迎接更大的挑战。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对于学生的成长,我们只能循循善诱、耐心培养,而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与此同时,辅导员也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用爱心呵护学生,以真诚打动学生,为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