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uploadfiles/20110707043832.swf

海洋教育

发表时间:2011-12-21作者:李占芳
《海洋教育》学习内容及教学建议(一上)
 
活动主题
1.我家住在大海边
活动目标
1.了解海边的自然环境。
2.初步认识我国及世界其他沿海地区人们生活的特点。
3.初步感受海边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建议
家住大海边:可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生活实际,交流在海边玩耍的乐趣;并适时补充相关的视频、儿歌,让学生感受到海边自然环境的特点。
生活小广角: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沿海地区人们生活的特点。可组织学生搜集、展示相关的照片,进行直观的交流感受;在此基础上,适时拓展交流其他国家沿海地区的生活情景照片,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心有千千问: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住在大海边的感受,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海、探究大海的欲望。
 
 
活动主题
2.海边寻趣
活动目标
1.知道海边生活有很多乐趣,了解海边游戏的多种方法。
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海边游戏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亲近海洋的情感。
教学建议
海边乐园:作为导课环节,通过图片、录像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交流在海边玩耍的体验,导入主题。
玩中也有学问:主要通过学生交流的方式,辅之以操作演示、视频等方法,使学生了解捉鱼和螃蟹等游戏的技巧,从而体会到玩中也有学问。
沙滩游戏总动员:通过谈话、活动演示等方式交流沙滩上适合大家开展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海边活动的乐趣。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在海边开展本课活动,将三个环节内容融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海边游戏的乐趣。
 
 
活动主题
3.海娃的童谣
活动目标
1.了解与大海有关的童谣。
2.搜集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与大海有关的童谣,进行配画和朗诵等活动。
3.初步感受大海的美好、有趣,激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建议
课前:师生搜集与大海有关的童谣,教师准备体现海滨风光的视频、图片和音乐。
和我一起听童谣:伴随着有关大海的视频音乐,教师朗诵富有童趣的大海童谣,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海童谣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朗诵自己搜集的童谣,适时配以音乐和图片渲染气氛,诵读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对童谣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认识,激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和我一起画童谣: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画,直观感受大海的美。
和我一起唱童谣: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配乐诵读自己喜欢的童谣,喜欢唱歌的孩子还可以自己配曲唱童谣,可以与听童谣环节合二为一。也可以专门组织一次“海娃的童谣”诵读、演唱会。
 
 
活动主题
4.海有多大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水球,了解地球上海洋所占的大致比例,对四大洋有初步的了解。
2.学会通过观察地球仪、涂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感知海洋是相互连通的,初步体会海洋的博大。
教学建议
情境导入:通过学生常见的“海天相连”的景象,激发学生探究海有多大的兴趣。
蓝色水球: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海岛在大海中就像个小土堆、有时巨轮航行很多天看不到陆地等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海到底有多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出示宇航员从太空拍到的地球照片使学生了解到: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因为它的大部分面积都被海洋所覆盖,从宏观上认识到海洋的确很大。
探索乐园: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展开对海洋初步的探究。“涂一涂”,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海洋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积,发现海洋是相通的,进一步理解海洋的“大”;“找一找”通过学生观察地球仪,初步认知我国濒临的海洋,知道地球上有四大洋。
收获天地: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收获,提升认识,感受海洋把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
 
 
活动主题
5.多姿多彩的大海
活动目标
1.通过关注大海的颜色、形态,知道大海是千变万化的。
2.初步了解大海不同颜色的成因。
3.初步学会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教学建议
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观图,说图,读儿歌。通过画面中小朋友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大海是块蓝宝石:引导学生观图和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看到的大海的颜色,探究海水颜色的成因。然后教师结合图例浅显地解释,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海颜色的成因。
大海是个调色板、大海是个魔术师:教师可通过课件出示不同地方和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大海,让学生感受大海颜色和形态的变化。最后可让学生画一画或说一说自己想象中的大海。让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关注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
 
 
活动主题
6.海水的味道
活动目标
1.知道海水是咸的,了解海水中含盐。
2.知道直接饮用海水有害健康。
3.通过尝一尝、做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情境导入: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海水能喝吗?”从而揭示主题。
海水能喝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海水的味道。有条件的老师可准备一些干净的海水,让学生尝一尝,知道海水是咸的,不好喝。再借助资料,让学生了解直接饮用海水对身体健康有害。
实验小屋:通过组织学生交流生活经验或观察演示实验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海水中含有盐。
你知道吗:引导学生观看图片,老师也可适当补充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不同地方海水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并初步了解其中的原因。
 
 
活动主题
7.走进贝类世界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贝类。
2.了解贝壳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搜集贝壳、尝试制作贝壳标本,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孩子亲近大海的情感。
教学建议
贝类大观园:出示海边贝类世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部分贝类,在此基础上朗读诗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贝类探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贝类的外形、习性等,进一步了解贝类。
生活妙用:引导学生搜集、展示生活中的贝壳制品,了解贝壳的用途。
宝贝收集:指导学生学会收集、制作贝壳标本,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活动主题
8.海珍进我家
活动目标
1.认识海参、鲍鱼等海中珍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等特点。
2.初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初步感受海水增养殖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建议
情境导入:出示有关海参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并以“为什么叫海参”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形形色色的海中珍品:引导孩子搜集有关海中珍品的图片、视频等,认识海中珍品;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海中珍品的奇闻趣事,激发研究兴趣。
餐桌上的海中珍品: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随着海水增养殖技术的发展,我们饭桌上的海珍更加丰富了,初步体会海洋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活动主题
情系海洋:走近海洋科学家
活动目标
1.知道青岛的海洋科学家。
2.了解海洋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及所作出的贡献。
3.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海洋、探索海洋的情感。
教学建议
海洋科学家风采: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青岛的20位海洋科学家,知道他们为开发海洋造福人类做出了贡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关注海洋科学家:指导学生通过参观、实地考察、听报告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关注海洋科学家。
小小汇报会: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展示其对海洋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了解海洋科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景仰之情。
 
www.zj.qdedu.net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州一路1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834619邮箱:zhenjiang1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