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解读课文理性回归

发表时间:2014-04-29 阅读次数:594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围绕“教什么”和“怎么教”展开研讨,“教什么”是内容,“怎么教”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大多数人而言就是秘密”。毫无疑问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先决定“教什么”。细细想来,其实也让我们语文老师自愧,有时我们竟然浑然不知语文应该教什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结合本次课改对“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的明确提出。我们在教学实践要能够正确的解读文本,领会编者的意图,落实教学目标。不可将语文课上成数学课、美术课、思想品德课,这些非语文的课堂现象透视出来的正是我们对课程、对教材缺乏正确的理解。再者“正确的解读文本”对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比如:王老师执教的《迎接绿色》,教学过程中她设计这样的环节,出示文中的三句话,理解“竟”的意思,读出感情。这样学生抓住文本走进文本理解其含义。所以我们正确的理解教材将直接影响到“教什么”的关键问题。没有这个基础,当然不可能灵活的,创造的使用教材,显而易见这将对我们语文功底和人文情怀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