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年级四班
作为70后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蹒跚学步般走过了困惑、无所适从但又更多地收获着成长与感动的每一天。回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我深深地感到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小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孩子在学做事情的过程中,自信心、创造性等便会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挥,并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为孩子的每个“第一次”喝彩
记得孩子两岁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准备出门。突然,“吧嗒、吧嗒......”我回头一看,美美正穿着自己的鞋子兴奋的向我扑来,这可是她第一次自己亲手穿上的啊?当时我激动的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回想一个月以前,美美开始对自己的鞋子感兴趣,每次出门前总要玩上一番,为此耽误了不少时间,但是看到孩子这么起劲,我就任凭她去做,从不阻止,偶尔还给她指点一下,这才有了今天的“第一次”。
当然,这些“第一次”中,并非事事都能成功,比如第一次学倒水,美美把客厅变成了“一片汪洋”,还摔碎了一个杯子;第一次探索抽屉,手上便被夹出了一道伤痕;第一次双腿起跳,摔了个仰面朝天,疼得哇哇大哭;第一次拿蜡笔,写字台成了调色板......
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活动的目的性明显增加,凡事都喜欢说"我能""我要自己来",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家长要珍视孩子的这种愿望,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每一个难忘的“第一次”都是值得纪念和骄傲的事情。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鼓励和引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第一步,也是孩子建立自信心,发挥创造力的基础。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的“第一次”都是愉快的、高兴的体验,它可能是以孩子的失败,甚至哭闹不休告终,也可能是以把家弄得满目疮痍收尾。面对这些情况,父母要冷静对待,不要因为心疼孩子就包办孩子的事情,也不能因为怕麻烦就拒绝孩子“自己做”的要求,阻止孩子亲自实践。家长要用积极的态度和鼓励的言语加以引导,让孩子喜欢探索,尝试。
二、耐心细致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习惯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我认为不仅在学习方面,在生活、行为道德规范各方面都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且从小就要开始。有一件小事至今还记得:我们住在一楼,一次,我家窗外的草地上有几个垃圾袋和果皮,很不美观,我指着垃圾告诉美美,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不要随手乱扔,至今孩子还记忆犹新,从不乱丢纸屑。上学以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更重要了。我觉得除了积极配合老师以外,家长自己也需要以身作则,时刻影响孩子。在家里孩子做作业时,我们尽量做到有一人陪坐在孩子身边,或辅导孩子作业,或看书看报,形成一个局部的学习氛围,这个时候家长自己不能一边叫孩子做作业,一边自己玩游戏看电视,要做到持之以恒很不容易。
与孩子相处的七年光阴中,我们也在克服着自身的诸多毛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努力的学习着,希望我们能够为孩子开辟一片沃土,在我们的精心爱护与培育下让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