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uploadfiles/20110707043832.swf

心中的小星星——四年级三班家长教子一得

发表时间:2012-06-11

 心中的小星星

                                            四年级三班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心中的小星星》,欣赏电影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对电影中涉及到的话题思索却是长期的。我心中总是在思考,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点亮孩子的心灵?

好像很多人小时候都曾经被老师评为「粗心大意」「上课不专心」,然后因为得到这种评语,回家又被爸妈念:「你这样将来怎么去跟人家竞争?」《心中的小星星》里的小男孩伊凡就是这样,他在课业上表现得很不好,父母老师都认定是他顽劣、不专心,觉得要他听话变好,就唯有严加管教,让他懂得遵守纪律。直到在寄宿学校碰到新来的美术老师,他才终于发现,生活也可以有快乐和希望。

小男孩伊凡在日常生活灵活敏捷,喜欢画图,却因为校方和双亲都没有察觉他的问题,还硬把他送到寄宿学校,使他濒临崩溃;剧本将男孩无人理解的痛苦,觉得处处撞墙的愤懑,描写得相当细腻,加上演员达席尔萨法瑞的诠释,让人非常能体会角色的心情。

父亲这个角色是片中最不讨喜的,却刻划得令人动容。他自觉所做的都是为孩子好,即使严厉管教,也是希望孩子未来能跟别人竞争,所以在发现自己长久以来一直误解、错待孩子后,心情从不愿相信、不肯正视,继而是痛苦自责,到最终感谢落泪,逐步转变的情绪,将一个传统的严父心理勾勒得层次分明。

作为一名9岁女孩的母亲,我感觉自己与影片中的父亲对待孩子是如此的相似,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主观,忽视了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事无巨细,总自以为是地替孩子做出决定;感觉孩子不如自己明白,剥夺了孩子的发言权;对孩子的要求过于完美,想让自己的孩子事事都能优于别人,所以几乎不能容忍孩子的各种错误,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去寻找孩子的缺点与失误,逐一纠正……看到孩子的表情不愉快或者态度不友好,不愿意配合的时候,我也总是以“这是对你好”为理由说服孩子,也说服自己。自以为好学的我,看过教育类的读物,也听过教子方面的讲座,渐渐意识到对孩子负面评价太多,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认可家长的教育。在电影中,美术老师告诉小男孩的父亲 "索罗门群岛事件" ,他说, 在索罗门群岛居民若需要木材,她们不会去砍树,居民只会围在树的周围,咒骂那棵树好几天,几天之后,那棵树自然会枯死...这真的是个很棒的比喻,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是这样对自己的孩子的,我们的孩子因为是健康的,承受能力比伊凡强,所以还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

庆幸的是我观看了这部影片,能够及时反思改正自己的问题,现在无论孩子出现什么问题,我不再直接批评孩子,而是尽量采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先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再给出期望,提醒孩子的问题所在,经历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对待我的这种教育方法没有明显的抵触,心中不禁暗自得意,直到有一天,孩子的一句话让我真正醒悟了过来。

那是一个凉爽的秋日,我下班回到家里没看到孩子,就喊了一声,结果孩子身上湿淋淋的从卫生间跑了出来,告诉我她在自己洗衣服,我赶紧去看了一下,卫生间地面上有不少的污水,旁边还放了几件没洗完的孩子的衣服,看着孩子红扑扑的小脸和身上的水渍,我不由得亲了她一口,夸奖道:“小宝贝真棒,能自己洗衣服了。”孩子听到了表扬,也很开心。本来我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是孩子在我说完之后,不久又问了一句,“妈妈,但是呢?”刚开始我没听清楚,孩子又追问了一遍,这时我恍然大悟,心中也由此一紧。每次我都会借表扬的机会给孩子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在孩子的思维中已经有了固定的形式,妈妈的表扬之后,总会有委婉的批评,她在等待我对她淋湿了衣服和弄湿了地板的批评。想想看,一个小小的孩子都可以对家长的意图看得那么清楚,你说家长的这种意图该是多么的明显!那些所谓的掩饰言辞只能让我的目的欲盖弥彰,固然是换了方式方法,但我没有改变自己的思想,改造孩子的想法仍盘踞在我的脑海深处,指挥着我的言行,无论方式方法多么的巧妙,改造孩子的目的是不变的,语言上的技巧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呢?“虽然但是,”这是个让我的孩子讨厌的句式,让她受到表扬也不会有多少发自内心的喜悦,总在等待着“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退一步,不事事苛求孩子,让我们和孩子 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呢?

孩子无意中的一句追问直击我的灵魂深处,也让我在震惊中醒悟,从内心改变了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健康、快乐、扬长避短、自由发展”成了我真正的追求目标。尽管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时我还会约束不了自己的言行,不慎露出本来的面目;孩子也有一些小毛病没有及时指出。但是,自己和孩子的心情都比以前放松了,我与孩子的心也更加贴近了,我们都更快乐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也没有因为我的要求降低、批评减少而有所退步。这坚定了我按照这条路继续走下去的信心。我也在这里向大家倡议: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成为我们心中那一颗独特的小星星。也希望家长能够成为孩子心中的那颗小星星,点亮孩子的心灵。

 

 

                                                                            
www.zj.qdedu.net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州一路1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834619邮箱:zhenjiang1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