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心得
六年级三班
在我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家长一是要管住自己的嘴,二是要有耐心。来做一个实验:在一个大屏幕上给你显示一张小白兔的彩色图片,图片上的小白兔红红的眼睛,短短的尾巴。然后请你闭上眼睛一分钟,不要去想这只小白兔,而且有一个人在你旁边不断地提醒:“不要去想小白兔,不要去想小白兔红红的眼睛,不要去想小白兔短短的尾巴”。随着这声音在你耳边地不断提醒,你到底有没有做到“不去想小白兔”呢?答案是,在那个声音地不断暗示下,人们都在不由自主地想兔子。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人的潜意识。潜意识形成后,是非常牢固的。所以,作家长的在教育孩子时,也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让潜意识给孩子带来负作用。
我女儿是属于慢热型的孩子,理解问题比别人慢半拍。同样的问题,老师讲一遍,反应快的孩子就能理解,而她,却必须要2遍、3遍才能懂。我是急性子,又没什么耐心,所以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不是一遍一遍地给她讲,而是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这么笨啊?!”。久而久之,她自己也默认了:“我就是笨啊”。一遇到稍有难度的问题,她不是去潜心研究而是求救于我,因为她认为自己笨,笨当然就解不出难题,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这个作家长的,不停的唠叨她笨,让她潜意识中也认为自己笨,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直到这时,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我不再用这种刺伤孩子自尊心的话来说她,而是说一些能激励她她的话来鼓励她。在她遇到困难时,对她说“孩子,你行的!我相信你!”,在她取得成绩时,和她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太好了!孩子,祝贺你!你可以做得更好!”,听到这些话,她会更加干劲十足。同一张嘴说出的话,内容不同,它的作用截然不同,那我们为什么不说一些能令孩子进步的话呢?
第二就是要有耐心。在她遇到数学难题时,我不再发火,而是引导她从问题入手,先弄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中,又有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这些未知的,能否能通过已知条件先求出来。如果还不行,就再帮她慢慢分析。不要对她发火,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只能造成矛盾,伤害身体,不如静下心来,和她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样是在付出,我们为什么不做些有用功呢?
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回的,为了我们的孩子,请拿出我们的耐心,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