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手
班级:一年级四班
孩子上学三个月以来,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小学生就是和幼儿园小朋友不一样”。说这句话,很多时候是在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进步,同时也是在提醒自己和家人:孩子在成长,我们也需要逐步改变以适应和促进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表现在方方面面。
最近学校发的“感恩”主题纸,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孩子写的是爸爸,原因是“每天我和妈妈回到家,爸爸已经做好饭”;有一次外出回家后让孩子自己去喝水我去准备午饭,正在厨房里忙着呢,孩子端着我的杯子过来了:“我已经喝了,这是你的。”我的回应就是美美地 “干杯”,然后把空杯子还给孩子说“谢谢”。我们很欣慰孩子看到了家人的付出并且也开始关心家人,我想这个时候我们满足地接受他的关心就是最好的鼓励。
上周孩子回来说,体育课进行耐长跑,跑完一圈时已经没有劲了,但是他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坚持跑完了三圈并且成绩还不错,之后他就给其他同学加油,还期待着下一次耐长跑再和同学们来一次加油互动。集体的力量有多大,它让孩子知道了坚持,体会到了运动之外的快乐。
整理书包这件事,刚开学时都是我们家长按课程表拿好书本,教孩子按一定的顺序放进书包,慢慢变为我们家长只负责读课程表,到现在整理书包整件事完全由孩子自己完成,并且会记得带各种学具盒。这中间的过程真不算短,好在孩子也学会了,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放手了。
专家们说,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要蹲下来和孩子讲话。这个道理理解起来挺容易,要做到还真不容易。对我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还不习惯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总想把他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对于孩子的独立思考还没有足够的勇气接受,总想替孩子思考,把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孩子。孩子不止一次跟我说,希望我不要总是看着他,他又不是小孩子。孩子的话让我也经常提醒自己要放手,并有意识地锻炼他的能力以独立应对各方面问题。我想可以先将“看着他”改为远远的关注,给孩子更主要是给自己一个适应过程,减少焦虑,慢慢放手。放手也是对孩子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