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发表时间:2014-06-23 阅读次数:457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及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是学生自主构建学习并克服其内在缺陷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将社会心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景,他们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景就是合作学习情景。建构主义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主动构建而获得的。合作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合作学习环境,学习共同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从而完成意义建构。因此,英语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合作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合作学习以学习材料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来组织学生通过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务的小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力争人人为本组出谋划策。即:组员必须对小组及自己在组内的工作有使命感;组员要互勉,互助;组员间要有足够的交流和良好的沟通;组员通过检查合作中的成功和失败,不断改善互助关系;组员应齐心协力为目标的实现努力作贡献。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或观察者,主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帮助小组设计教学情景,进行学习指导,参与小组讨论,指导小组开展活动。给学生提供能体现他们自主创新意识的机会,以产生群体交流,小组合作共享的学习效果。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共同完成任务。

    三、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1、合理分组
    就近组合: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调整座次,分出层次,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单。2)异质分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这就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这种组合实施一学期后,为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组。每一组内有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活动和讲座,检查学习情况,向教师反馈本组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帮助后进生学习。学习小组尽量不能让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因为这不是纯粹的交友或娱乐,是协同完成教学任务,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

    2、活动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合作学习可安排如下活动进行:

    1)预习和复习活动:包括查阅字典﹑找出重点﹑订正错误及复述课文等。如:把趣味性强的文章改成对话,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操练并表演出来;或用教过的关键词和语言点让学生复述课文。教师把表演的任务落实给每一个小组,让各小组分头准备,课前抽查。

    2)“信息沟”(information gap)活动:这是在英语课上用得很普遍的小组活动。教师把阅读文章分解成若干材料(如:完成表格﹑概括大意等)给学生,每人获取的材料不同,让他们分别阅读自己的那一部分;然后,没读过那部分材料的同学向读过的同学提问以获得有关信息。最后,全组学生共同对信息进行加工后,组成一段完整的材料和故事。

    3)话题讨论活动:充分利用课内外材料,增加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时间,围绕课文提出特定的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挖掘文章的思想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比如,在教DREAM 这课时,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If you are the doctor, what will you advice Roy to do?

    4) ”由于学生 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因而讨论得非常热烈。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提纲形式列出自己的发言要点,而不是逐词逐句写出发言稿。

    3、交流和反馈

    这是小组把合作学习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的过程。可选择部分小组向全班汇报演示,以检验活动效果,并起到示范的作用,引导学生向高一层次目标努力。在汇报演示中,学生和老师共享成果,共同归纳进行信息反馈,并让学生记录从活动中所学到的东西和对活动的评价。教师要指出共同性的语言错误和其它需改进处,将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它小组进行对比。

    4、合理评价

    教师要把握好对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在不忽视对个人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基础上,更应侧重于集体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参照得分的高低,还要参考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合作技能。这样,可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取得小组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即个人目标的真正达成取决于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合理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也可以使学生灰心丧气,走入误区。因此,教师要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原则,“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四、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的控制:合作学习虽然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但决不是学生中心主义。如果划分小组后放任自流,势必产生混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参与其中,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五、合作学习的优点和意义

   合作学习解决了班级人数多,学生急于实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造成学习积极性受挫等矛盾。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提高了参与学习的效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与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合作,消除了心理障碍,放下了担心说错而难堪﹑怕丢面子的思想包袱,即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愿意开口交流。学生间增加了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友谊基础,还将课内英语学习的氛围延伸到课外,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合作学习较好地解决了素质教提出的终生学习问题,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