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潜心研读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渴望从中获得启迪,引发思考,帮助教学。
这本书是越看越有味,想用一个词来形容——美好,为什么说它是美好的呢?因为这本书带领我走进自然,走进艺术。李老师说“应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当中去,人本来就是大自然之子。”自然是美好的,自然界中的事物也是美好的,李老师为了孩子们独自去田野、小河寻找心目中的理想场景,为了孩子们去看日出,带着孩子们登高望远、带着孩子们寻找春天……孩子们在这些理想场景中有滋有味的观察,迫不及待的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小小形容词层出不穷,运用得当,真正的做到了灵活运用。还有很多场景可以使学生联想到课文内容,大家共同回忆、朗读,既感受到了美又对课文有所理解,一箭双雕。孩子们无忧无虑,童眼看世界,必是美好纯净的,加上孩子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若能充分利用这点,保护好他们的想象力,保护好他们纯真的心,他们会爱上语言文字,爱上语文的。情境,给予我们绚烂!
我也曾运用过情境教学法,当时,有一篇习作是写秋天的,我有些发愁,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呢?若先教给他们方法,再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肯定有一批孩子不会认真对待,即使有孩子去观察了,可能也无从下手,无从起笔,可能还会把自己所看到的某些习作照搬过来,当我困惑时,同组老师告诉了我一个方法,就是带领孩子走进校园,观察秋天,这便是我第一次接触情境教学,我听后很欣喜,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学生既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感受,又可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一举两得。我们首先站在操场中央观察,交流感受,又走到事物面前进行细致的观察,完成这步后,我告诉学生,这便是按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习作必须要有一定的顺序,事后通过作文反馈,我发觉学生都能按照一定顺序写作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生对爬墙虎的描写,有学生写“爬墙虎的叶子像一颗火红的心”、“秋天的爬墙虎远看一片火红,近看却是五彩缤纷的。呀!我看到了那一缕缕藤蔓上有着如同彩虹般色彩的叶子”、“你们看呐,那一大片的爬墙虎是喷泉形状的啊,你看你看,在喷水呢!”多么美好的句子啊,多么美好的感情啊,有感而发,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我的心潮澎湃。情境,给予我们绚烂!
我们既要走出课堂,也要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前几天做了一个小调查,“你认为一个好老师应该有什么样的才艺?”很多学生选择的是“精通美术”,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但想想也是,若能在讲课过程中随手画几笔或运用剪贴画的形式,学生肯定很感兴趣,课文形象也鲜明起来了。当然,艺术不止这一种形式,以音乐渲染、以表演体会等等,我们都在使用着,这也是李老师所倡导的。
看了李老师的书,再加上自己的体验,我不禁就想到了“情境,给予我们绚烂!”这句话,是的,情境,能带给学生很多体验、很多感想、很多情感;情境,能丰富着教师们的教学。情境,让我们都充分运用你,开出最绚烂的花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