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uploadfiles/20110707043832.swf

教育如何走向哲学

发表时间:2012-06-12

  教育的第一阶段,个人与世界主要建立的是情感的联系,个人与世界相亲熟,让个人依寓其中,这是初等教育阶段,也就是我们今天幼儿和小学教育阶段。

 

  教育的第二阶段,个人与世界主要建立的是理智的关系,个人开始一步步认识世界,建构人与世界的理智图景,逐步深化个人与世界的关涉。(中学教育阶段)

 

    第三阶段,个人与世界开始逐步进入精神的关涉阶段,个体心灵与世界对话,在对人与世界整全关系的认识与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人性的整全与完满。(高等教育阶段)

 

    从个体心智发展而言,小学阶段侧重于培养人的想象力,在想象中拉近儿童与周遭世界的关系。

 

    中学阶段侧重于思维能力和思考习惯的养成,在具体的或用柏拉图所言的可见的世界之中全面启发个人的思维能力。

 

    大学教育阶段侧重培养人的探究意识与探究事物本原的能力,引导个人能从具象世界中超越出来,能进于形上世界,格物致知,穷究物理,在有限与无限、具象与抽象、经验与超验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逐渐获致宇宙大全的认识,直面人生与世界的基本问题。

 

    从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言,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个人在情感上亲近世界,让世界与个人相亲熟,有依恋感,从而奠定个人与世界全面联系的情感基础。

 

    中学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启发个人求知的兴趣、培养学习的习惯,使个人在理智上亲近世界,世界的奥秘慢慢展开于个人的视界。让个人在理智的引导下一步步走进世界之中。

 

    大学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乃是全面拓展个人的思维空间,提升思维的品质,让世界初步走进个人的心灵之中,引导个体在内心上接纳是、包容世界,逐步趋向个人与世界大全的合一。

 

 明确不同阶段教育的任务,而非本末倒置,这是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摘自《回到原点》

 

www.zj.qdedu.net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州一路1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834619邮箱:zhenjiang1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