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良好的人格培养理念
从校长的介绍中,我们知道鹤沢小学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并且已经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道德教育特色。首先体现在阶段目标上:确定各年级段的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具体目标,小学低年级在适应学校生活和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方面下功夫,中年级培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的生活态度,高年级培养作为集体和社会中一员应有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学校强调体验性活动,积极采取实际观察及调查、接触实物、志愿者活动、演剧等方式积极利用学校生活的具体事例,进行可内化的,有实效的道德教育。
他们引以为荣的品德教育,之所以能在全县、全国闻名,就是因为他们持之以恒的把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坚持不懈的发扬光大。日本的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就是三个“C”:联系、品格和知识。我们在参观中不难发现,日本的小学校生机勃勃,充满友爱,因为在那里强调亲近的人际关系、学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化以及课程的深度。
通过回国之后的上网查询,我们了解到,日本小学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建立孩子对学校强烈而积极的情感联系。其中包括了与孩子们的友谊、归属感和社会化的相联系的许多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孩子们“和学校里的人们有一种亲近感和对班级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与学校的联系,不仅通过各种活动,而且还给孩子们以班级以至学校管理方面的发言权。通过班会、班委会和领导轮流制,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能有机会负责制定班级目标和领导班级讨论。另外,学校注重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比如一年级的学生,教室里的主标语就是学会与周围的人交朋友。四年级教室里德主标语是尽最大努力力做好一件事。 可见,日本小学教育正在加紧培养和造就“面向世界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