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uploadfiles/20110707043832.swf

《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读后感

发表时间:2012-06-12

今天的社会我们不在为孩子的米饭和牛奶而操心,那么书籍作为人类生命所需要的另一种餐食,绝对不能马马虎虎,所以说:童年必须阅读!童年阅读取决于成年人对童年阅读的理解和认识:是给孩子奢侈豪华的穿戴玩具,还是给孩子丰富的精神食粮呢?“人类的安全感,并不是完全只靠满足物质上的欲望所产生的,而是在心目中要有健全而真实的价值观。而优良的书籍会在非常的时期,带给那些快乐阅读的读者们,如同锚一般的力量。就好比在波涛汹涌的大浪中放下锚,让船身稳住的力量一样,这便是活在世界上可以依靠的力量,也就是价值观。根据阅读过书籍的种类与内容,人的价值观是可以改变的。”

作为学生的启老师,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孩子喜好读书的兴趣,确实值得好好钻研。韩国作家南美英所写的《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一书为我指点了迷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谈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有了校内阅读的铺垫便于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对课外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寒假作业中,我布置学生读诵《论语》。《论语》共二十章,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被后人推崇为经典,许多教育专家推荐儿童阅读此书,相信对孩子来讲受益终生。每天背12条,可以多背,但求质量,开学以竞赛形式检查,也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买本儿童版《论语》看,解释和故事都有,多学多得,积累多对以后写作也有好处。读书不是一时的工程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从中获得知识和力量。

据书中介绍,三岁就能轻松阅读书本的孩子,终其一生都会有读书欲,而进入小学后,也会以读书为乐,读书的内容越来越深,而且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回想班级之中那几名让人头痛的学生,他们有的爱劳动,有的关心班级,有的热心肠,还有的积极主动,与其他学生一样有着聪明的脑瓜。但是,他们都在学习上遇到不同的困难,它属于个人的经验的成果,因此,相同的教室,相同的老师,却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运用迁移规律,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教学中,应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从而满足学生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积极阅读书籍的积极性,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引领学生爱上阅读,学习阅读,并学会通过阅读来学习;让孩子们天天都能快乐地阅读许许多多属于童年的美好的书,让那一颗颗美和爱的、知识和智慧的种子都播种在童年里;让孩子们因快乐阅读而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我想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愿望。

 

 

www.zj.qdedu.net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州一路1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834619邮箱:zhenjiang1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