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二)

发表时间:2014-09-25 阅读次数:312

因此,外语教学有责任也有条件努力去做这方面的引导和培养。

三、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

应试教育的一个弊病,就是培养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虽然考试、选拔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一种知识水准的衡量手段,但分数、学历不完全证明能力。能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对社会的贡献,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这一点,现在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了。联系到外语教学的现状,最紧要的问题,当然就是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上有所提高。我所在的南洋模范中学,生源好,教学硬件好,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也较好,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我们组织了学校英语广播和英语热线电话。我在中午电话热线开播以后,不停地接到学生的电话。有一些是询问课后作业的解答,更多的是只想与我用英语交谈交谈,话题涉及很广。有位女学生在电活中告诉我:她参加了美国“肯得基”杯口语竞赛,被选为荣誉礼仪小姐,但她担心自己相貌平平,会否见了总裁后被刷下来……接听这些电话,我感到很快慰。

学生在十分放松的情境中,积极的表达欲使他们的口语能力有超常发挥,清楚、流利,也较得体。当然,我也不时地对他们口语中的缺陷、错误加以纠正。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十分和谐,学生不仅欢迎而且感到很有效。由此推想,我们是否也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好的情景,给学生更多动脑、动口的参与机会?

回想起来,我曾上过一堂“答记者问”式的复习课。我坐在学生中间,不时地回答他们的各类问题,有时也抛出一、二个思考题,让他们稍作思考后回答我,或者我将一个较难的问题“挑动”学生争辩。我发现这种讨论的气氛特别能加强逻辑思维。为了回答或驳倒对方,必须特别清晰地归纳思路和调整语言方式,学生的注意力异常集中。尽管他们用英语提问或口答尚感吃力,但冲出第一步总是学会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