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修中成长
刘彩云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我对什么是“双对接混合式研修”的内容和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研修的过程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等方面有所提升。现将这次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学理念得到更新
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1、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例如学习了李老师和郭老师两个人的课堂教学设计,感觉这两节课有个共同的特点值得去我学习,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富于童趣,将所学的知识蕴含于学生做游戏,或者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中,同时将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冲突与数学学习活动巧妙的结合,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玩乐中就轻松的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2、理清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以前教学计算时,有重视算理的意识,但对如何把握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困惑,通过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的计算教学做到了心中有数,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合理的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使计算教学事半功倍。
二、教学策略得到提升。
通过远程研修,专家讲座的内容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也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1、仅要会积累经验,还要会应用和发展经验。
例如教学中由孩子们感兴趣的俄罗斯方块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借助俄罗斯方块的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出数格子、重叠法、割补转化法等方法,可以证明这些图形的面积相等的。在学生个体思考之后,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将学生的知识经验共享,通过讨论、碰撞,得到更多的结论,探究的方法和思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
2、借助情境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构建”数学模型这个问题,一直是我教学中的一个困惑,学习了刘老师对《相遇问题》的教学之后,感觉自己困惑的问题明朗化了。刘老师的教学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怎样借助“情境”这样一个桥梁,有效地帮助学生有效构建“相遇问题”数学模型。也对我在教学中,如何更有效的借助青岛版教材创设的情境,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指明了方向。
在研修过程中,老师们克服了工作忙任务重的困难,认真进行学习。有些老师都在晚上在上网学习,大家的学习精神真是值得学习。我从老师们身上学习到很多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
培训是短暂的,但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内化,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