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作为教学过程控制者的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反馈来把知识信息的系统输出转变为系统的输入,促使教学恰到好处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能在自己设置的情境中被激发出来,顺利地按照目标要求形成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呈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互作用的教与学的最佳状态。因此,及时地进行教学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活跃于师生之间的重要媒介,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或执行后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从而对知识信息再传递发生影响的过程。在英语复习课中,我尝试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实施反馈策略:
(一)课内
1.教师提问
这种方式最为直观、便捷,便于教师随时发现问题,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表现在形式上也很灵活,可以是 Free talk,Answer the questions,Retelling 等。提问时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注意问题的深度和难度,以免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评定,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对不足应帮其找出原因,以免下次再错,而不应简单批评,从而真正达到教、学同步有效进行的目的。
2. 随堂检测
随堂检测不宜量太大,面太广,而应立足本节课,稍有扩展,抓住重点。在检测结束后,我们可抽一些典型层面的学生试卷进行批阅,然后依据抽样结果分析讲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学生独立反思
在英语复习课中,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回顾本课的复习内容,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教师给予指导并及时解决。由于受时间限制,课堂上练习的反馈面往往很小,教师很难有时间对大部分学生逐一了解,部分涉及面大的问题无法课上处理,只有借助课后环节去解决。
(二)课外
相对课内来说,课外时间较为充足,反馈的形式可以更为多样,可以是知识性问题的延伸,也可以是教法、学法的反思等方面。教师对课外练习的反馈,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1. 作业与单元检测。作业与检测都应尽可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教师要做好批阅和记录,集中重点问题重点讲评。留作业时应注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护,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不同要求的作业,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只完成基础练习;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在练习的深度广度上有所提升。这样,能借助不同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
2. 问卷调查与座谈。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座谈与问卷调查,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知识点的训练上有哪些成绩和不足。应该在方法上做哪些改进。从而实现训练方式的进一步优化。
二、把好复习过程的五个“关”,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一)过好单词关
我们都知道,单词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单词。
1. 加强单词的朗读与默写。
2. 按词性归类复习,其中包括:(1)考试中常见的单词归类题型;(2)按各种词性归类复习:如形容词、介词等;(3)名词按单复数及不可数名词归类复习;(4)动词按现在分词和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归类复习,等等。
3. 根据音标复习单词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音标,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音标,特别是可以鼓励学生利用音标来学习单词、记忆单词并根据不同的发音对单词进行归类,即:(1)根据某音标的发音将单词归类;(2)读音标、写单词活动等。(可以主要以此复习旧单词,也可以在扩展新单词时以音标带出)
(二)过好句子关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句型与日常交际用语。部分学生能比较自如地运用这些句子;也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句子产生混淆。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过的句子:(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让学生分清日常交际用语的使用场合。(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教给学生适当的语法知识。
(三)过好阅读关
阅读短文能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语言知识,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英语考试中阅读的比分越来越多,而且五年级学生本身也有阅读的要求。因此,指导学生阅读也成为英语复习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阅读技能的复习巩固一方面需要达到一定数量的训练,让学生多读内容相关的语篇;另一方面,阅读技巧的训练也很重要。比如,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在文中找出关键词与关键句等。
(四)过好听力关
小学英语教学中以“听说”为先,听力技能的培养是英语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听力的训练也需要授以学生技巧,鼓励他们听前有效预测,听中有的放矢,听后检测确认,先泛听再精听,层层推进。
(五)过好书写关,布置适量的书面练习
书面练习要避免“题海战”,教师需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经常出错的题型,但要绝对避免机械地反复练习,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而降低复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