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这本书是林崇德教授根据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原理,结合自己在中小学的教改实验与实践,为中小学教师写成的一本教育科学普及读物。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他说:“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播知识的同时,灵活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犹如吕洞宾给人金块,可是爱金者不要金子,却要吕仙人的点石成金的手指头。
“本事比知识重要”,正是当今世界教育关注的问题。二十一世纪,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及科技文明的进步,我们实在无法以现有的知识去应付未来的挑战。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能力比知识重要,学力比学历重要,澳洲教育部长弗瑞就认为“当年轻人离开学校时,他必须有能力与其它人相处,必须知道如何获取、如何分析信息,必须要能和别人沟通想法。”相信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要面对挑战,就要培养一些关键能力来适应未来社会。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爱迪生把一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助手,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体积。因为灯泡的形状并不是一个很标准的圆,所以那个助手弄了一个上午,也没有计算出来。爱迪生从外边回来,看见助手还在计算,不禁很是惊讶。那个助手没有完成任务,也很不好意思,连连道歉,并说这个形状很不好计算。爱迪生没有说什么,他接过玻璃壳,在里面注满了水,然后倒进杯里。结果一下子就出来了,而且绝对准确,助手惊得目瞪口呆。同样的知识在不同人的手中,作用是不相同的。所以爱迪生可以成为伟大的发明家,而那个助手不行。这是一个很令人深思的例子。同遇点金高人,愚者仅仅得到金子,而智者则学会点金术。知识重要,而能力比知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