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善用图书馆。我们周围的市图书馆、区图书馆不仅藏书量丰富,甚至开辟了专门的儿童阅览室,让孩子们走进图书馆,不仅仅是借书阅读,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孩子们的价值观,让他们置身热爱阅读的人群中。
二是挑选文学作品。因为再优秀的孩子也离不开大人的引领,我们不能只一味的鼓励孩子多读书,还有义务引导孩子读好书。帮孩子挑选好书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分享自己爱读的书,告诉学生自己在看的书籍,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继续享受这份阅读的乐趣。
三是开读书会。家庭和学校都可以定期进行这样的活动。在家里鼓励亲子阅读,与亲长协调沟通,对于孩子而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事情,透过书本的阅览,从其中获得启示的同时,大人和孩子一起读书,讨论,这样才能促进孩子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孩子会从父母的身上学到宝贵的阅读财富,而且在分享彼此感动的同时,无形中增进了感情。在学校举行读书交流会,不一定是隆重的,但必须是长期的,哪怕每次只有五分钟十分钟。可以班级共读一本书,分享心得,讨论观点,以吸收新的知识,激发新的思考,进而促使成长。也可以学生自主推荐书目,给他们以展示的舞台,就自己近期阅读的一本书介绍主要内容以及谈感受,与他人分享阅读的乐趣,也给别的学生以借鉴。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我们时常要学生读着读那,殊不知道我们教师也是学生阅读的有效感染力。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时刻去读书,用自己的行为带动一个班级学生对书籍的朗读,好读书,读好书。教师绝不能对学生阅读指手画脚,而是亲自躬为。
四是把阅读和世界联结起来。这里有一个不错的点子,就是让孩子经常看由原著改编的电影,讨论原著和改编后作品对他们来说有什么不同,这样会大大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如雷夫老师所言:“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作为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