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四段式”体育与健康课堂基本结构。热身活动——技能学练(主教材)——体能练习(辅助教材)——放松活动
2.体能的效能:新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和学生的体能,练习密度不能低于45%,中大强度的练习密度不能低于15%
3.教师指导的效能:新课程倡导“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集体指导时间不能超过25%(是指学生集体接受教师指导的时间),小组指导时间不能低于25%(是指四人以上接受教师指导的时间)。
4.互助学习的效能:新课程强调学习方法的掌握,倡导问题引领下的自主体验学习和目标任务引领下的合作探究学习,生生互助学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5%。(包括指导帮助和被指导帮助、评价和被评价)
5.课堂管理效能:30秒钟原则和3秒钟原则。
6.强调在任何层面都要体现“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的选择”。 强调多元目标整体推进,关注每个环节清晰目标的有效达成。
7.强调目标导评,落实当堂检测和技术动作的立标示范。
8.强调规范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强调课程的基础性。
9.球类教学倡导“意识先行、技术跟进、体能保障、情感次生”的16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