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上册《喂,你好》说课稿
青岛文登路小学 姜雨均
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我是中国人”第12条“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写的。其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知道在通信过程中应自觉遵守的基本礼貌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正确而文明的运用通信方式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通信的基本礼仪和法律法规,养成运用正确而文明通信方式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2.能力目标:知道打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的基本礼仪,了解有关通信的法律法规,学会正确而文明地使用常用的通信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通信过程中有礼貌,文明地使用通信方式。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并会运用打电话等通信方式的基本礼仪,学会正确文明的使用常见的通信方式。
教学难点是:了解通信的基本礼仪和法律法规。
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表演道具:手机
二、教法、学法
要让课堂活起来,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感知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的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本节课的“生活小剧场”环节,便是让孩子获得体验,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产生学习兴趣,感悟道理,强化 “知”、“行”统一,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
(一)模拟情境,导入新课
我以谈话的方式开课,询问同学们:“你们都会打电话吗?平时你都给谁打过电话?为什么事儿打的电话?”同学们根据电话在其生活中的运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相机导入:“喂,您好”是通话中最基本的常识礼仪,今天我们就来交流这个话题。(板书课题:喂,您好)。通过模拟接电话的情景,唤起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二)情境体验,模拟表演
教师引导:打电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通信方式。据最新调查,中国电话用户已达8.2亿户,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每四个中国人拥有一部手机,可见电话走近了千家万户,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通过课前学习微课,我们对视频当中三位同学的表现都做出了评价,指出他们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为他们提出建议,请同学们拿出整理单,在小组间进行讨论,希望通过合作学习,你们会收获更多!学生观看微课,填写整理单中的第一板块“打电话的礼仪”并全班交流。
我重点设计了“生活小剧场”环节,意在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电话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体验中获得乐趣,在乐趣中挖掘真知,在真知的运用中传递文明。
教师引导,在给不同的人打电话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同,我们就通过场景模拟的方式更进一步了解电话礼仪好吗?
(课件出示情境)
1.给同学、朋友打电话。(注意文明用语、说明身份、表达清楚)
2.给长辈打电话(文明礼貌,说话语速)
3.长途电话(注意掌握时间,话费高)
其余不参与表演的同学也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当小评委,认真倾听交流的内容,给上台表演的给同学们提个醒,提提建议,做一个评价者在一个课堂中的角色也极为重要,在观看其他同学表演时,这些“小评委”的思维也要相当活跃,而不是只看热闹,要运用到课堂中学习的“打电话的礼仪”向表演者提出更为合理化的建议。
打电话不仅可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问候,还可以帮我们很快解决问题。我通过新闻激趣的形式,勾起学生想要继续向下探究的欲望:姜老师听说一件新鲜事,有人竟因为打个电话被公安部门逮捕了,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报道。(课件出示视频:任意拨打110电话,被公安局逮捕的新闻案例),观看完毕后,学生各抒己见。最终整理结论:110/119/120等这些紧急电话是给急需帮助的人提供紧急服务的,如果恶意拨打电话,就会延误最佳救助时机,会导致严重后果,这不仅是礼仪的问题,而且是违法违纪的事情,所以我们要遵章守法。
这些紧急电话除了需要知道、了解还需知道何时使用,拨通后如何与工作人员沟通,让他们能够顺利、及时的前来援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普及知识。本环节通过交流讨论和模拟表演,引导学生明确在通信过程中应自觉遵守的基本礼貌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正确而文明地运用通信方式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们已经基本熟练掌握了打电话的基本常识,那么接电话的礼仪你了解了吗?试着想一想写一写在微课整理单的第二板块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看来电话礼仪我们都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平日我们除了用电话与别人联系,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联系?学生表示:平日里用到最多的就是网络、写信等方式。教师马上追问:说到写信,有一个同学,她最近正为一件事情苦恼呢,请看请同学们来当小法官,说说小丽妈妈的做法对吗?讨论后可出示宪法中有关通信的规定,为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
教师小结:没征得别人的同意,撕下邮票是不文明的,随意拆看别人的信件是违法的。本环节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知道在通信过程中应自觉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
(四)深化认识,文明上网
教师引导: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得越来越频繁,但是网络上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如何做到文明上网呢?让我们共同进入“文明上网大家谈”。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大家提的建议太好了,希望大家日后能做到文明上网。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可以将这些建议汇总起来发到班级博客里,让每个人都看到你们的好建议!针对“如何文明上网”这个话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发现和体验,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了解网络礼仪,明确网络通信的正确做法,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拒绝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做到健康上网。
(五)畅谈收获,传递真情
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总结版块,教师提问:在本节课中有没有令你印象深刻的环节呢?或者有没有表现特别好、发言非常精彩的同学呢?让我们一起夸夸他(她),学生可畅谈,通过复述印象深刻的环节和评价精彩的学生发言,一是可以检测课堂的听讲情况,二是学会找寻同伴身上的闪光点。课堂总结:“喂,您好”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在通信世界里做文明的小公民!引导学生巩固认识,进一步明确行为趋向。
四、板书设计
14.喂,您好
文明礼貌
表达清楚
遵章守法
文明上网
五、教学反思
电话在现实生活中已是非常普遍的事了,学生都会打电话了,只是有些人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太过随便,没有用上礼貌用语。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进入课堂,让学生模拟生活中打电话的情境,其余同学当评委认真倾听,看能从中发现些什么。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出打电话时要注意“文明礼貌、表达清楚、遵章守法”这三个要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并正确文明的使用常用的通信方式。我将自己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生活关系、生活意义、生活方式进行不断的理解,扩展他们的生活经验,构建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生活智慧,使学生能不断的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在生活中创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