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好奇误食桐子果伤生
2003年3月13日,思茅区某镇村小学的部分学生,晚饭后在学校操场边玩耍,有学生来到桐子果树下,捡到落在地面的桐子果,剥开后吃果仁,先后有47名学生捡吃了桐子果,数量3至10粒不等,晚上9点左右,有学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的症状,经老师询问,有同学说是吃了地上捡的桐子果,随后凡吃了桐子果的同学纷纷出现相同的症状。后经调查证实这是一起误食桐子果所导致的中毒事件,共导致47人中毒,无死亡。
提示:此起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小学生好奇心理,以及缺少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所致,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各级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让其不要随意采摘和捡拾不知道其属性的野果食用。
2、〖案例〗学生食用变质米干中毒
2001年10月10日,思茅区某镇村小学发生一起因食用变质米干,导致53人发生中毒的事件。经调查,学校食堂所供应的米干是10月9日下午2:00左右从米干厂购买,然后放置于班车行李架上托运,班车几经停留,直至9日晚上才送到学校食堂,食堂工作人员收到米干后,在室内常温下放置,到10月10日供应早点时,距米干出厂已经17个小时,炊事员在抓米干时发现有粘黏、馊味,已明显变质,但未引起注意,只将米干在开水里烫了一下就加入肉汤、佐料供学生食用,最终导致了食物中毒事故。
3、〖案例〗学生食用皮蛋中毒
2008年9月14日,普洱市技工学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查明,这是一起食用凉拌皮蛋而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共有25名学生发病,中毒学生均食用过学校食堂加工销售的凉拌皮蛋,中毒学生经医院及时救治,治疗痊愈,无死亡。2008年,广东恩平市沙湖镇一所小学部分学生在学校吃早餐后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至当日中午先后有70人住院接受治疗观察,院方表示其中有19人出现中毒症状,另外数十人主要基于心理影响要求住院。
4、变质食物中毒事件
2010年4月19日上午,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约200名中小学生在引用学校配发的早餐奶后,因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被送往医院治疗。19日上午,汉中市勉县新街子镇王家坪小学部分学生在引用了早餐牛奶后,出现胃部痛痛、呕吐等症状,立即被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随后附近几所学校的多名学生也出现类似症状在医院治疗。据统计,在勉县有超过百名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就诊,大部分症状较轻,有27人留院观察。
5、使用无证摊贩食品:
2010年9月6日晚,淮安市盱眙实验中学部分学生在校园内一小吃部吃完晚饭后,很多学生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随后这些学生别紧急送往盱眙各医院进行救治,记者昨天下午从救治中毒症状学生最多的盱眙县人民医院获悉,中毒的28名学生已全部出院返校上课。记者在昨天的采访中获悉,中毒的28名学生全部是在该校园内无证经营的小吃部吃的炒饭、炒面等食物,而且该小吃部6日刚营业,做的第一顿饭就毒倒28名初中生。目前经医院确诊,此次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为亚硝酸盐。但目前亚硝酸盐的来源还是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