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各练一功

发表时间:2016-04-05 阅读次数:480
      在学校的“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活动中,选书时,我一眼就看到了他——《为什么是他们——来自名师的教育智慧》。在假期中,我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其中以下几位名师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语文教学改革功——全国名师洪振涛。他总结出了三转变、五环节和八字教学法等一系列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三转“变”即变“全盘授予”为“拈精摘要”,变“滔?舀讲说”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受”为“研讨求索”;五环节则是为了建立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要方式,以读写听说活动为基本内容,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其具体环节是提问设问、阅读思考、讨论切磋、归纳总结、连读练写。这些环节的目的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大大地开发了和利用了学生的圭观能动性,学生真正成为开发课堂效率和课堂潜在资源的主力军。他的原则是“少讲一点,讲精一点”。
      反思感悟:我想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想洪镇涛这样,用高尚激越的感情,妙趣横生的语言,去吸引课堂的“主人”主动地学,使其学有所获、获有所乐、乐有所悟。
      战斗在教育科研路上——全国名师龚春燕。持续读写,不断反思,是任勇的发展之“道”。任勇的书房不仅是为了点缀,而是他精神大餐的原料储备仓库。就算是出差的时候,那排足有一臂之长的书籍,让很多老师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只是出差三四天,也用不着这样夸张吧,带上一本,精研细读,也就足够了吧。起初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转念一想,这可能和任勇老师的阅读阶段相关的,也许其时是他编辑组稿的非常时期,那些是手头必备的资料吧。作为一名理科教师,任勇老师并没有画地为牢,只满足于对数学知识的精通,而是将读写都提到相当的高度,甚至成了每天生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做了教育局长,面临繁忙的工作,他依然能将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用他的话来说,“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前者是工作,是养家糊口的需要,而后者则是学习,是满足心灵的需要。对于我们学校的老师来说,工作强度较其他单位来说,还是比较大的,这也就成了大家逃避学习的一个重要借口。现在看看任勇老师的日程安排,我真得是自惭形秽。
      这本书中的各位名师,的确让我钦佩,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总是坚持学习。没有哪个教育家是自我满足停滞不前的。他们学习别人的教育理论,学习一些开阔视野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们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甚至一眼泉。作为教师,学了几家几派,甚至几十家几十派理论中合理的部分,并将之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应用于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个性与特长,那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一定能酿出甜甜的教学之蜜。我想,让我从这本书起航,坚持学习,坚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