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小常识

发表时间:2016-11-29 阅读次数:373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小常识
      近期感冒、发烧、咳嗽的情况较多,学校特为家长和同学们普及流感的相关知识。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典型的临床特点是高热、浑身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同时鼻塞、流涕和打喷嚏。
  流感从潜伏期到发病期都有传染性,其中刚得病的前2~3天传染性最强。所以按照上级下发的传染病隔离期要求,如果学生发烧38度以上,按照流行性感冒处理,退烧后2天,才可回校复课。一方面减少传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流感引发的高热会有反复性,退烧后24-48小时可能再次发烧,退烧2天内都应该好好休息,注意均衡饮食和保暖。同时建议,如果发烧,去正规大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为了预防流感,同学们不论在家中还是学校请注意以下几点:
1.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经常洗手的人可以有效远离感冒。    
2.多喝水多吃水果。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身体中带走,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3.如果想咳嗽或打喷嚏,应该用纸巾捂住口和鼻,避免相互传染。
4.开窗通风,可以有效的减少室内病毒,因此家中要经常开窗通风,勤晒被褥;在学校时,请在课间操时间和中午饭后有效开窗通风20分钟以上。
5.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
      同时请家长朋友注意,只要孩子超出正常体温,无论低烧还是高烧,请让孩子在家休息,不要带病上课,以免相互传染。如果发现手上、脚上,或者身上有疱疹出现,立刻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判断是否属于传染类疾病。
希望家长朋友和孩子们都能掌握科学预防流感的知识,健健康康的度过冬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同时,将市南区教体局通知的部分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期进行公示,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传染病隔离工作。
部分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期
1、麻疹: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满14天;
2、风疹: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满14天;
3、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满21天;
4、水痘: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满2-3周,满2周后身上痂皮全部脱落可解除隔离,未全部脱落者需隔离3周或痂皮全部脱落。
5、流感:隔离至体温恢复正常后48小时。
6、猩红热: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满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