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案例:我儿子刚刚7岁,上学以后,我们发现他做什么事情都慢,让他刷牙,喊了五遍,回头一看,他还站在那里摆弄牙膏盖呐;洗脚也是,愣能洗半个小时;上厕所也能在里面玩一会儿;洗澡就更慢了,你越在外面喊,他越不出来;等上完厕所、洗完澡,作业就没有太多时间做了,而且不是翻弄书包,就是坐在那里玩橡皮,要不就是吃东西,每天总是临睡前匆匆忙忙写作业。
原因:一位专家告诉我,孩子毕竟还很小,他们往往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时间的珍贵,认为时间有的是,总也用不完。因此,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对于这么大的小孩子,应该多给他讲讲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感受到时间是什么,并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方法:我找了很多和时间有关的故事讲给他听,告诉他什么时间,什么是效益,时间和效益是什么关系。我还给他讲了许多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他说他长大了想当科学家,我说好啊,可你知道科学家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吗?就是他们都很抓紧时间。于是,我找来一系列科学家的故事,和他们一起读。我们俩还丛书中找到了很多和时间有关的格言,写在纸上,贴在家里的墙上,时刻激励自己。现在,我觉得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时间观念比以前增强了。
2、制定做息时间表,教会孩子管理时间
案例:女儿是个爱磨蹭的孩子,做事非常慢。由于这个不好的习惯,她上学经常迟到,早晨在家被我训斥,到学校 后被老师批评。而且,根据老师的反映,她上课写字特别慢,眼睛看着课本,就是不写,要么摆弄铅笔,要么摆弄橡皮,10分钟过去了,她还一个字没写。
原因:根据专家的分析,主要还是我们对孩子缺乏适当的训练。她小的时候大多由老人包办她的事务,刚刚上学才知道了时间是怎么回事。但是知道归知道,对孩子来说,要变成行动是很困难的,而我们仅仅把对孩子的不满表现在牢骚上。后来我明白了,训斥、唠叨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要对孩子进行一些相关的训练,让她会做并且能很快地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方法: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张作息时间表,上面列举了一天的时间安排,如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候吃早点,什么时候洗漱,什么时候玩等等,内容很细致。同时我们还订立了一个互相监督计划,让她监督我,我来监督她,爸爸做裁判。这样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又开始在表格上记录下做每一件事所用的具体时间。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当下一次再做同样的事情时,我们就可以看到谁进步大了。
为了让孩子更有积极性,我常常假装让她赢。这样,女儿有了信心,往往主动加快做事速度。现在她还学会了根据时间和情况的紧急程度来调节做事速度,基本上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迟到、写不完作业的现象几乎绝迹。
3、给孩子好的环境,让孩子专心做事
案例:女儿做事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无关的事务所吸引。比如,正在写作业,家里大人说句话,她就会接下茬说点什么;正在画图画,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一眼电视。等她看完电视回来,连画笔也不知道丢在哪里了,于是又开始到处找笔。
原因:专家对我女儿的情况做了分析以后,认为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我们父母身上一是因为孩子学习或者做别的事情时,我们没有给她一个安静的环境,大人总是该看电视看电视,该聊天聊天,这样孩子很难静下心来专心做事。另外,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里常常无人照管,孩子自己又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往往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慢慢养成了磨蹭的不良习惯。
方法:我们商量好,孩子做事时,要尽量给她创造安静的环境,排除无关的因素,让孩子能专心的做事情。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发现还比较奏效,孩子做事注意力更集中,速度也快了很多。
4.给孩子找个竞争伙伴,在家庭中引进竞争机制
案例:我儿子整天做事慢慢腾腾,晚上回家写作业,能写两个小时。结果天天睡觉晚,早上又起不来。每天我都替孩子着急,怕他迟到,怕他写不完作业,怕他考试答卷太慢。可是,不管我急成什么样子,他还是慢悠悠,一点也不着急。
原因:专家认为我儿子的磨蹭主要和性格有关系,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以多带领他们进行一些相关的比赛活动或计时活动。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设定,然后以最快速度保质保量地进行。事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评价,调整要求,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对低龄的孩子,如果可以跟孩子一起进行计时阅读、计时记忆、计时答题、计时劳动的小竞赛,会有更好的效果。
方法:为了克服我儿子的小磨蹭的毛病,我在家里引进了竞争机制,许多事情都搞比赛,这样他做起事情来感兴趣了,也快多了。比如,他写作业的时候,我就对他说,我要和他比赛,我的作业是画图,希望他在作业完成地时候,我的图也能画完;他请同学们到家里玩,我就让他们比赛写作业,看谁写的又快又好;在早晨起床的时候,我们也比赛,他和妈妈比赛看谁穿衣服快;我们还比赛水刷牙快、谁洗澡快、谁背课文快等等,这样不仅慢慢改掉了他磨蹭的习惯,还通过胜负交替,锻炼了孩子的心智,提高了孩子对事情的灵敏度。现在,儿子渐渐适应了快节奏做事的习惯。(11岁男孩父亲,王永森)
5、教孩子使用小闹钟
案例:我儿子学习成绩不太好,刚上学时不那么磨蹭,后来做事情就越来越慢了,常常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为此没少挨骂。在学校里,他也常挨老师批评,还经常被老师叫到外面站着。老师反映他做事情也是特别慢,如果老师走过去催他,他就写一笔,不催就坐在那里玩铅笔、橡皮。好不容易开始写字了,又写了擦,擦了写,也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原因:请教专家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他的磨蹭和学习有很大关系。专家说它主要是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学习总是硬着头皮应付,所以做事情才没有积极性。在学校里也没有获得成功的感觉,因此学习兴趣很低,对老师留的家庭作业能拖就拖。而且,专家认为我可能管得太严了,使他没有时间玩,所以,他学习过程中往往边写边玩,能凑合就凑合,能磨就磨,实在被逼得没有办法了才动作快一点。
方法:专家建议说,如果孩子用边写边玩的策略来对付父母,父母可以采用专时专用、变定时管理为定量管理的办法来矫正磨蹭的不良习惯。具体做法是,每天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的总量,反正每天就这么多作业,完成以后,省下来的时间都归孩子自己用。这样孩子就有了积极性,如果他想多玩一会儿,就会抓紧时间把作业写完。慢慢地,孩子就尝到了节约时间的甜头儿。回家以后,我就用这个办法,让孩子把节约地时间归自己,而且我还教会了他使用小闹钟来督促自己。我教给孩子一个好办法,让他在写作业之前先上闹钟,时间限定在完成作业时间的前10分钟,这样闹钟响的时候,可以再一次督促孩子“时间快到了”。做别的事时,如果有必要,我也鼓励他多使用闹钟,使他常常有紧迫感。现在,我们已经不用总是追在后面喊“快点”、“快点”了,小闹钟滴滴嗒嗒的声音就是对他最好的催促。
6 .放手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案例:我家三代同堂,女儿从小享受“全程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对成人的过分依赖的心理。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时,她就四肢无力,手脚不灵了,凡事磨蹭着,等着父母“伸出援救的双手”。我们也曾尝试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让她改变磨蹭的习惯,但都不了了之。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凉,奶奶赶紧去帮忙;吃饭太慢,爷爷怕饿着她,又破例喂她。这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一句空话。上学后,问题马上暴露了出来:都这么大了,还是我帮她系红领巾、背书包、再送她上学去。在学校,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学慢,吃饭慢、做作业慢,连考试、测验都无法按时完成。
原因:据专家分析,孩子的磨蹭主要是成年人包办代替过多。有些父母明明看到孩子磨蹭,还不断地迁就孩子,总认为孩子太小,长大就好了。因此对孩子的一切都包办,帮孩子穿衣服、挤牙膏、系鞋带,帮孩子削铅笔、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认为什么事情都有父母在后面顶着,因此才不急不慌。专家建议多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依靠自己,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方法:我痛下决心,决定该她自己做的事决不代劳过多,让她在做的过程中锻炼才干。同时,我们也下决心“管”,规定时间内不吃完饭,就坚决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难,也不急着帮忙,只做必要的指导。我们还做通了她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让孩子经受倒必要的锻炼,早日摆脱磨磨蹭蹭的阴影。
7、鼓励为主,帮助孩子培养自主做事的习惯
案例:我的孩子做事情磨蹭我总是很生气,因此就不停的唠叨或者批评,可是我发现不管我怎么说怎么骂,她都跟没事人似地依然那么慢悠悠的。
原因:专家解答说,孩子之所以总也改不了,主要还是因为我给孩子的鼓励太少了,没有激发孩子做事情的兴趣。专家说,父母最应该做的是想尽办法去激发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找到做事情的乐趣以及成功的感受,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在提高她的责任心上下功夫。
方法:我不再老是唠叨了,而是变训斥为鼓励。比如,看见儿子又在那里磨蹭,我就说:“儿子长大了,比以前懂事了,现在写作业每天都比以前快了不少”、“看,咱们的儿子现在多懂事,不用我提醒就上床睡觉了!”这些话说出来,他本来还没有进被窝,也赶快脱了衣服,钻进被窝。就这样,在不断的鼓励声中,儿子做事情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为了让孩子更有主动性,我们还给孩子买来一些奖品,如,按时完成作业就贴一张小贴画,一个星期都按时做事情,星期六奖励看一个小时电视等等。通过这些办法,我儿子现在做事情比原来强多了。(8岁男孩的母亲,陈隐梦)
8、用自然惩罚法,让孩子尝尝苦果
案例:我儿子也特别爱磨蹭,每天早晨上学都很忙,可是他根本不紧张,不管我怎么喊,怎么叫,他都那样慢慢吞吞,把我气得没有办法。以前,都是我在后面帮助他,不是帮穿衣服,就是帮收拾书包,要不就是喂他吃饭。如果孩子迟到了,我总是会去跟老师解释说:都怪我早上起晚了,做饭迟了;孩子作业没完成,我在不断埋怨孩子同时也依然会帮助孩子把作业补上……
原因:我特地去咨询了心理专家,他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父母为孩子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孩子遇事不着急,自然要耽误课程或者受到别的损失,这时父母往往爱挺胸替孩子承担责任。这样的做法使孩子有了“主心骨儿”,他知道自己不用着急,反正有爸爸妈妈在替自己着急。而且,最后爸爸妈妈还是会帮助他解决问题。因此,在他的眼里一切都不是问题了。专家说最好用自然惩罚法试一试。
方法:一天早晨,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催促他,也不帮她穿衣服,不管他吃饭有多慢,结果他都快8点了才离开家。这是他急了,一个劲催促我快点儿。到了学校他自然是迟到了,挨了老师的批评,还没有得到小红花。晚上我和他一起分析了挨批评的原因。我告诉他说:“以前都是爸爸妈妈在替你着急,现在你长大了,妈妈不打算再催促你了,你自己要学会做事加快节奏,安排好时间,否则还要吃苦头儿。”那以后,他又因为磨蹭挨过几次批评,我也和他们的老师沟通过,告诉老师只要是因为磨蹭迟到,就一定要及时批评。我觉得他现在好多了,做事情比以前快多了。各位朋友:根据轻舞的资料收集,我将关于孩子磨蹭的对策的相关文章收集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大家在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灵活使用,也可以将用后的情况反馈在这里,给更多的家长提供借鉴。除了这篇文章后,后面还有六七篇,在大家的回复后面,是我后来添加的。大家好好体会吧,一定会有收获。
五招解决孩子的磨蹭问题:
对于孩子的磨蹭,结合小兔兔的实际,综合网友们的妙招。提出如下解决办法: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
(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我班上一个孩子的数字书写特别差,而且非常慢。这学期,我让他每天练习一分钟“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他给我看了最近几天的练习成绩,原来一分钟最多能写5组,现在最多可以写9组,而且还写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也别表现的太超于现实,注意同时观察孩子的表情)。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第三招: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内部的作业,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会布置什么读英语,孩子刚读完英语,家长又安排做奥数题。等等。总之家长给孩子安排得相当充分。孩子也看出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的对策是,化整为零,在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这样拖很长的时间,由于老师的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不会另外安排任务。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玩了。
对策: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时候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家长布置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打一会儿游戏,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就是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第四招:从生活习惯训练。
只能从生活习惯抓起啊,先给他规定时间,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儿。一位家长说,她女儿早上起床穿一双袜子要十分钟,孩子在床上把袜子理呀理,理得家长冒火。什么吃饭,穿衣,洗漱能拖时间,尽量地拖时间。
对策: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
也可以用记时完成某一件事情,规定时间完成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第五招: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到晚上十点,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上床睡觉。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这个是狠招,家长要具体分析孩子作业的量,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超标了,就不能用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这一招。
总之,对孩子磨蹭,家长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过急。要注意总结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孩子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