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2016年“未来工程师”赛项培训活动。现将参与培训活动的收获进行分享。
培训中组委会的刘志刚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关于创客教育在“未来工程师”项目中的体现,很多学校也分别作了关于创客教育的经验分享。
未来工程师项目强调以学生科技活动为载体,整合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包括与艺术的结合(STEAM),通过真实的任务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机会。
创客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以工程化为导向的主题上,例如电子、机械、机器人、3D打印等,也包括相关工具的熟练使用,如CNC、激光切割机等,还包括传统的金属加工、木工及艺术创作,例如铸造、手工艺品等。
他们善于挖掘新技术、鼓励创新与原型化,他们不单有想法,还有成型的作品,是“知行合一”的忠实实践者。他们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新东西,并加以创造性的使用。
创客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和STEM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它就是STEM教育理念在现实环境中的具体体现。
“未来工程师”赛项的项目都是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进行设计和创造,从而完成任务的一种比赛,鼓励孩子们在动手中动脑,关注过程中的收获。
1.创意微拍1+1
一个将科学技术、小剧编创、舞台表演、海报手绘融合展示的项目。感觉就是一个steam教育的缩影。
2.创意乐队
将科技制作与音乐演奏进行融合,自制乐器。在培训老师的介绍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材料,发音方式也是另辟蹊径,让人脑洞大开。
3.飞机绕桩。
这次有幸聆听了空模大师——70岁高龄的 教授的讲座。一个老顽童式的科技工作者,关注少年儿童的动手实践、关注航天科技的普及,70岁高龄还依然站在科技培训的一线,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学习。
在培训时,老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话语,道出了飞机飞行的原理,这些融合了空气动力学、物理学等知识的飞行技巧,对于学生们来说,真的是有很多的益处,少玩电脑和手机,多多动手操作,从小对航空航天产生兴趣,长大了才能投身祖国的科技事业。
未来工程师项目,是一项具有多年传统的科技竞赛项目,参与其中也让身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受益匪浅。我会在我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结合创客教育构建课程,培训学生的多元思维,为他们播下一颗创造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