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uploadfiles/20110707043832.swf

青岛镇江路小学2020-2021学年度语文学科教学执行情况——“悦动课堂”行动研究与成果

悦动思辨 悦享课堂

——青岛镇江路小学语文组“悦动课堂”行动研究与成果

一、“悦动课堂”的思考与解读

(一)“悦动课堂”之内涵解读:悦动课堂是在愉悦、尊重、包容的课堂氛围中,采用科学而智慧的方法和手段,开展自觉主动、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课堂,生动的课堂氛围,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其核心在于在主动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享受快乐,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分享喜悦。

1.悦:愉快、高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在课堂形态中主要以情景化的导入、自主探究及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来体现的。挖掘学科要素的趣味化形式导入新课,创设有学科特点又不失趣味的入课氛围,让学习变得轻松愉悦。

2.动:动作、行动。我们赋予它“生动、主动、互动、活动”的含义。体现在:学生 “三动”——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师生之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校方面:组织开展有利于师生身心发展的丰富的活动。

(二)悦动课堂之素养提升

1.“是指教师教的技巧、导的方式。创设悦动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教学过程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都能愉悦地享受学习。教师在把握、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是指学生乐于学习、易于表达。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尤其是儿童,这种需要更为迫切。”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学生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去选择、去体验、去探究。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我想学”,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养成,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乐于参与,每一次参与都有不同的收获。

3.“是指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学生学习的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形成各种能力。我们当教师的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要不失时机的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充分创造学生思考的机会,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还要教给他们思考的办法,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即掌握思考方法,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使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结论的教学,而且是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在勤于动脑、肯于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成长起来。

 

二、学科“悦动课堂”研究

(一)实施路径:

基于学生认知结构,精准把握学情——以单元为主线,充分挖掘教材内在联系——借助工具(插图、表格、流程图、思维导图等)促进思维发展——小组合作探究,激发深度思考——读写联动,提高核心素养

(二)教学模式:

1.开课之初——悦入情境。让学生自然收心,自觉进入课堂状态,激起学习热情。教学时为学生阅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突破阅读中的难点、巩固深化阅读效果,迁移创新,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

2.自主学习——悦学得法

①自读提问。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书,并提出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在质疑中感受自学、思考的乐趣,同时通过此环节整体感知教材,理清教材思路。

②方法归纳。自读提问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提炼有价值的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总结或指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学习步骤。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地开展自主学习。

③独立学习。在此环节中,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视并关注个别学生的需求,及时搜集课堂资源,为接下来的交流提前做好引导准备。给出时间和空间,给出一定的方法或学习步骤,这种在方法指引下的自学,是有效的,是智慧的。

3.合作探究——悦思启智

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确定有价值的、主题性强的问题,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以及合作交流的步骤。目的在于增加多边活动交流的频率和扩大交流的范围,创设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积极主动思维,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智慧。在此环节教师要关注课堂生成,有效引导,提升交流品质。

4.展示交流——悦享展示

小组内展讲交流及全班展演,使学生通过向其他同学讲解学习内容可以增加他们的认知、推理水平;增加了对小组的归属感、接纳感和责任感。同学的展讲甚至比老师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与思维,同学的展讲更有针对性。最后,会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因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5.点拨深化——悦享提升

教师针对当堂所学资料和目标进行拓展延伸,对于学生展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明白和运用。

6.总结强化——悦纳有成

“学以致用,提炼升华”是此环节的目的。形式多采用练习、拓展活动、话题讨论的方式,借助视频、图画、实物、音乐等手段,尽量让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让学科能力得以运用和展现。

 

三、学科评价

(一)评价要求多元化

1.基于学生认知结构,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准确把握教学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2.注重创设情境,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起点,使学生充分感知、体验,拓展视野。

3.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关联性、层次性、实践性、创造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学生学会积极清楚地传达信息,勇于表达思想和观点,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并能与教师或同伴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5.学生学会在多样的活动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勇于质疑,理性分析,不断反思,得出合理结论或生成有效解决方案。

6.形成学科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1.结合统编教材的特点从学习品质、识字、写字、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阶段性检测、期末测查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测评。让学生不仅仅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对学习习惯、汉字书写、课外积累、口语表达等方面也重视起来,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2.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将语文学科的测评的内容分为以下几项:学习品质、识字和写字测评、朗读和背诵测评、课外阅读及口语测评、小组合作学习力、阶段性检测、期末测评。通过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法,形式多向互动,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悦动课堂中的表现,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形式多元化

1.谈话交流、诵读背诵、认读生字等形式的测评。

2.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进行评价。

3.以课堂学习记录的形式评价。比如:结合四年级上学第八单元的主题——历史人物,开设了讲历史故事的活动,利用语文课前的五分钟,鼓励学生生动地讲一讲自己读过的历史故事,将听、说、读、写的训练点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主阅读能力,拓宽文化视野。

(四)评价时间多元化

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将学生成长的每一点一滴记录在成长册上,不仅关注期末测评也关注学生平时的情况,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序号

测评项目

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的评价形式

1

学习品质

师针对所测学生平时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表现进行成长记录

2

识字、写字测评

测试分单元完成,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识字测试

3

朗读和背诵测评

制作背诵测评表,注重平时背诵记载,期末进行汇总,依据背诵表记录情况进行打分

4

课外阅读及口语测评

完成读书打卡、口语测评根据课堂活动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5

小组合作学习力

由小组成员根据平时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

 

四、学科特色作业设计(可用文字或图示进行说明)

(一)低年段

(二)中年段

五、教研组成果体现及图片

六、“悦动课堂”(一)问题归因

1.教师缺乏对教育新理念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新的教学模式有待适应,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要求还需吻合。

2.教师对如何开展更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不够准确;

3.优生与学困生不能兼顾发展。

4.一个班人数多,当大多学生真正“动”起来的时候,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倾听学生的声音;悦动课堂小组建设碰到的问题还是人数多。

5.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给出的评价还需更准确。

(一)改进措施

1.气氛活跃: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课堂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而充满深度愉悦。

2.思维活跃:各层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自主发现、建构知识,思维灵动,在核心素养的发展上得到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形成学科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3.师生活跃: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教师是学生学习热情的点燃者,是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4.生生活跃:学生积极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生生之间平等、互助、合作、分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www.zj.qdedu.net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泰州一路1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834619邮箱:zhenjiang1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