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不负韶华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青岛镇江路小学工作执行情况
2020年度,学校各项工作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下,注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墙”, 以学生为本,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进一步推动促进“和韵镇江”特色品牌工作的提升,全面落实好市南区“攻坚落实年”和 “质量提升年”的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和悦管理——提升素养守初心 强化责任践使命。
(一)对标先进,学思践悟。
党支部带领党员教师重点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教育行业中的先进典型开展“典型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开展“三述”,引领党员教师争做 “四有”好老师。
(二)严守红线,擦亮底色。
继续加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规矩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廉洁从教、师德师风教育,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三)牢记使命,担当作为。
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党员干部教师制定了《青岛镇江路小学防控工作机构及分工》等,自编、自绘《青岛镇江路小学疫情防控心理指导手册》;在线慕课学习,提升战“疫”理论,以最严格的标准和最严谨的态度做好居家教学及复学衔接工作;周密部署筑防线,备战开学精演练,把“三述”贯穿于学校活动和日常工作中,联合疾控、公安、市场监管执法中队、驻区街道办事处、交警巡逻中队的相关人员,分校区多次进行了复学防控实战演练活动。
二、和馨教师——凝心聚力 赋能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一)因地制宜,助力非常时期的教职工身心健康。
学校工会组织了庆“三八”居家生活课程培训《美绘禅绕——心灵的画作》;“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工会组织老师们将抗疫期间的感人场面转化成了生动的剪纸作品,用传统艺术传递抗疫正能量; “端午节”老教师们“云”见面,参加了居家手工制作活动,让退休生活更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二)“暖心行动”,温情关爱教职工。
坚持做好“生日送蛋糕、节日送祝福、假日送安全、平日送温情”为内容的“四送”暖心行动。
(三)汇聚爱心,助力脱贫攻坚。
组织教师开展了捐助贫困地区“春蕾女童”活动,募集捐款6800元;组织教师“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爱心消费的形式,采购了5121元贫困村户自产的农特产品,为完成市南区东西部扶贫协议奉献一份爱心和力量。
(四)赋能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疫”路上与学生温暖同行。
老师们学习了《青岛市教育局致全市教职工的一封信》等,并结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当前的防疫居家要求,修改完善了本年度师德建设目标责任书;学校推出了“四有”好教师——最美师德标兵风采展,记录了老师们这段特殊时期的战疫居家故事,6.4班学生家长以《春风化雨养万物,师恩德泽润芳菲》为题,发来了一份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五)践行教育初心,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
在师德师风专项活动期间,通过“居家学习-最美守护人”系列报道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对照“榜样力量”进行深刻剖析;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分管干部、教研组长坚持网络授课期间“云巡课”,引导老师们明确教育职责,坚持从思想上“刹车”、从行动上“制动”。
(五)精准施策,全员培训促发展。
专家引领,提升科研能力的专家学术讲座,安全应急培训,心理类培训,学校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系统开展了防疫知识技能的培训;师徒结对,通过一年的结对活动,学校三位年轻教师在区级教研活动中展示,两位教师参加了市、区级专业素养展示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名师工作坊,继续加强数学、英语、美术三个学科“名师成长工作室”建设;夯实基本功,围绕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组织教师参与普通话等级水平测试,督促教师勤练钢笔字。
三、和韵课程——践行悦动课堂 引领学生成长。
(一)科学规划,促线上教学悦动提升;悦字当头,居家学习板块丰富。
学校制定了延迟开学学生居家学习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居家学习作息时间学习一班一课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低中高三个学段为学生制定特别的居家学习作息表和课程表。
(二)及时反馈,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
通过组内教师集体备课——撰写脚本——录制视频初稿——组内教师交流评析——分管干部审核定稿——每日居家教学干部反馈等环节,制定解决策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科学研判,“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学科教师复课前引导学生针对各年级《学科知识点清单》进行了自评,查找出知识的薄弱点、遗忘点,科学研判制定复学衔接计划。复学后对居家教学期间所授学科内容进行回望,上好“回望课”“衔接课”。
(四)分层作业,悦动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居家教学期间,教师采用“视频录播+课堂直播”方式进行互动教学,充分利用每天下午的答疑时间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学生在悦动中习得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科素养。
(五)居家探海,海洋教育有“海”味。
学校邀请具有一定海洋国防专业知识家长海博士们参与其中,在公众号中开设“居家探海”海博士讲海防微讲堂栏目,编辑、汇总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微信,在悦艺在线居家学习板块也积极进行海洋+的学习,推送海洋歌曲,进行海洋鱼类、海洋小动物的手工制作,画出乘风破浪的船……
(六)温情护航,心理课程从心开始。
学校心理组编辑了《青岛镇江路小学疫情防控心理指导手册》,共录制了《疫情心理防护我能行》等16节微视频。学校的心理课程被“时尚市南”公众号推送;为医护人员子女精心制作了“送给防疫一线子女的一封电子信”,与这些孩子结成了一对一的互助对子,复学前学校通过问卷星下发了心理健康情况调研表,进行调查摸底,并通过具体摸底数据指导后续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
(六)科研课题工作,根植学校“和韵”文化。
课题落实中的人员落实进行细致分工,成立了科研课题领导小组和科研团队,课题研究以集中于分散相结合,组织教师集中进行科研培训、交流讲座等活动,促进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提高。
四、和美少年——用心立德树人 ,筑牢育人根基。
(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以“中国精神伴我前行”为主线,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为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组织了“中国精神伴我前行”网络开学典礼;深入开展了“同心战役向‘雷锋’英雄们致敬!”主题教育活动;清明时节,举行降半旗仪式,依托青岛文明网开设的“网上祭英烈”等平台,引导学生缅怀英烈、铭记历史;通过镇江云团课和云队课,向孩子们讲述中国精神和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故事,引导镇江学子从小立志,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人;昂扬少年志整装再出发,三校区同步云端开启复学第一课,充分感受勇敢顽强、共克时艰的中国精神和科学知识是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六一当天,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各族少年儿童的六一儿童节贺词和寄语,共度幸福六一时光,并立志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党的生日到来之际,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2019级新队员入队仪式活动,庄严的仪式,给每一名新队员心中都留下了神圣而难忘的记忆!
(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美德品行。
围绕“二十四节气”、“端午”等传统节日继续开展 “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共同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了队员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三八妇女节号召队员们为奋战在防疫一线最美的她们敬礼并表达队员们深深的感谢;母亲节开展了感恩活动,从理解、关心母亲开始,弘扬孝敬、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为促进手拉手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学校少先队员代表与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中心小学的小伙伴们开展了“云端齐相聚 同享交流乐”为主题的手拉手交友活动;结合区级“春之声敬英雄”童声诵读活动,在全校开展全员美文童声诵读……,将学生的家国情怀融入到感恩、助人、奉献、传承、环保、守法等行动中。
(三)深化劳动教育内涵,落实劳动育人项目。
劳动教育与学生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紧密结合,依托学校德育云课程,每周设立两次“劳动小能手”课程主题和一次劳动教育技能专项学习课,在德育主题教育和综合实践学科中开展劳动技能学习序列化活动。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菜单,以学会洗碗、洗菜等日常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作为居家学习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养成做家务劳动的良好习惯;结合节日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居家劳动等亲子活动……孩子们不亦乐乎,家长们也一致好评。
(四)完善家校共育体系,谱写家校沟通华章。
学校开展了“家校携手同心共育”云家访活动,召开了各年级级线上家长会,促进家校协同筑牢抗“疫”之垒,复学后的互动也不断加深了家校沟通和联系。一年级学生入队,因为疫情学生家长不能到校,但学校一年级各班家委会也在青岛各个具有标志性的地点为新队员们送上了星火相传的入队祝福。防疫期间的居家学习,教师还根据教学内容,开发出一些小游戏、问卷星,以此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提升学生居家学习的质量。随着QQ平台的班级群建立,为家校联系增设了一条新途径。
(五)丰富多样衔接活动,提升构建学生发展平台。
1.依托东一学区发展共同体,借助“空中课堂”将中学优质资源融入居家初小衔接课程,开展了多样的幼小衔接活动。学校一年级语文骨干教师与幼儿园大班教师进行视频互动研讨,学校公众号发布“解忧行动巧过渡,助力衔接促成长”幼小衔接工作特色微视频,宣传学校的经验做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实现幼小衔接顺利过渡。针对青春期教育中的难点问题,围绕家庭亲子关系等内容,聘请专业心理教师和学校心理教研组教师共同进行案例研究与分析,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六、体卫艺信工作多措并举,促学生全面成长。
(一)丰富艺术教育,提升艺术涵养 。
名师引领研究,艺术组教师成立网络研究群,停课不停训,在线社团丰富多彩,学校通过网络开辟了云社团,将学校“3+N+X”艺术课程通过网络直播、交流分享的形式持续开展,合唱团、阮乐团和古琴社团、学校啦啦操社团居家在线训练;结合青岛市“十个一”的活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学生们身心发展的全员参与的线上艺术体验课程。
(二)体育融入生活 ,强身共抗疫情
学校体育任课教师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组织各年级学生在疫情期间收看空中课堂,认真学做大课间活动,包括韵律操、广播操、体能训练等让学生体验到居家学习时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复学后,体育组老师在注重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武术和健身操符合疫情要求和运动量的非接触项目进行体育教学。
(三)做好安全疫情防控,不忘初心践行使命。
成立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学校、班级、师生、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制定“三案八制”工作制度,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医疗机构、公安、交警部门以及社区的沟通协调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建立疫情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具体部署,强化“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做好详细记录,建立专门档案;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了6次新冠疫情防控演练;严把消毒环节,多次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消毒专项培训并落实日常;根据防疫特殊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合理设置护导岗,延长护导时间,定期开展班会课,通过班会课、家长信、学唱防溺水安全歌、发布公众号信息等方式强化教育,每月开展教师安全培训为安全保障做到前置。
本学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全体老师振奋精神,同心聚力,真抓实干, 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以学生为本,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真抓实干勇担当,凝心聚力、提质扩优,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创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