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敞开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去想象,去体验。这是生活化课堂所倡导的一种理念,课堂讨论能否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程度,关系到课堂讨论的实效性。同样是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因此,选择真是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与感悟,积极启迪讨论的思维,使生活化课堂的讨论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设计值得讨论的话题,是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必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否则,是不能激发学生讨论兴趣的。
总之,课堂讨论时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而有效的讨论,除要将讨论活动的安排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相结合外,更重要的是选择好一个“两难”的问题情境,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合的,值得讨论的话题,拓宽学生学习思路,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追求一个为学生终身发展塑造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