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金门路小学欢迎您
库模板不存在!
 
 
学童E族
 

促进学生课堂交流活动

作者:耿旻来源:发表时间:2012-04-24阅读次数:297
促进学生课堂交流活动
金门路小学  耿旻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营造平等、合作的交流氛围,创设多种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自主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外,还要努力成为学生合作交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搭设有效交流的舞台,适时发挥必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有序、有策略的开展交流活动。
   一、在倾听中实现有效交流。
   “听”是人们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是人们获取信息、探求新知的主要渠道。有效的倾听能有力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多向、立体互动的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倾听教育。
   首先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倾听的态度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是合作学习的伙伴,你们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宽松的、自由的。当别人发言时,你的作用只是协助对方专注于他的思考和表达,不要轻易打断同学的发言,要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每位学生交流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相互交流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倾听的策略指导。
   二、在表述中实现有效交流。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学生的数学语言,让学生在规范的表述中促进有效交流的实现。
   1.会说完整的话。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同学之间的交流语言常常出现不完整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从一年级开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说完整话”的训练,促使学生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会说合乎逻辑的话。
   要提高学生交流的有效性,就要求学生能有条理、有根据地思维,并能用连贯的、合乎逻辑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如教学“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根据问题寻找相关的两个信息,然后再根据问题确定解题方法,如果是把两个数合并起来用加法来计算,如果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外一部分那么用减法来计算。通过这样的训练,促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思路,使说理更符合逻辑性。
   三、在评价中实现有效交流。
   对学生的评价过程,既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对学生激励、导向的过程,又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要使每个学生在交流活动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习交流中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能用尊重和欣赏的态度去倾听同学的发言,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合理地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互评时,不能只挑对方的毛病,以找别人的缺点为乐事,而要善于捕捉别人发言中有价值的信息与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自觉进行对比,并从中受到启发,打开自己的思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在调控中实现有效交流。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针对学生不会交流的现状,教师除了教育小组里的学生要学会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别人的发言外,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对话的技巧及时调控交流的情形,把交流引向深处。如在小组交流时,学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或其他的同学提一些这样的问题:“你能把你的想法讲的再清楚些吗?”“你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来解释一遍?”“既然大家都赞同他的观点,谁来说说理由?”通过这样的训练,促使每个小组在合作学习时不再出现吵吵闹闹或冷冷清清的局面,及时调整交流情况,以确保交流之路畅通无阻。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交流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策略的指导,大力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