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拇指”的赞扬
|
作者:辛雪梅来源:发表时间:2012-07-10阅读次数:211
|
小A一个内向、敏感、思想单纯的小男孩。他比同班的其他同学大将近一岁,虽然学习很认真,以为转学的原因,课拉了很多,成绩总不太好,尤其是数学。他的应用题学得特别糟,数量关系一塌糊涂,所以我就开始对他进行了个别辅导。 尽管我每天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对他辅导得耐心而细致,可一个多月下来他的解题能力看不出有丝毫的长进,数量关系依然一塌糊涂,加减乘除分不清楚。而且我发现他每次中午在教室补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脸上带着一种特别的表情,羞愧?不情愿?还是无可奈何? 我出于一名教师的责任心想帮助他,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也许我忽略了他强烈的自尊心,他是个特别爱面子的孩子。他的敏感使他将作业本上的一个个叉号译成了对自己的否定再否定。这可怎么办?怎样才能帮他树立自信、鼓起学习的劲头呢?望着桌子我陷入了沉思…… 我思考着,想起曾在书上看过一位老师用印章鼓励的方法,我眼前一亮,有办法了!我也来个“东施效颦”,这枚大拇指形的印章是每当学生作业书写认真而且全对才盖一下以示奖励的。放学后,我把徐志强找来,“愿意跟老师进行个比赛吗?”他一楞,看看我,随之高兴地说“愿意!怎么比?”我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两棵大树,“咱俩一人一座房子,以后我每天出三道题考考你。你每做对一道就在你的房子上盖一个‘大拇指’,每做错一道就在我的房子上盖一个‘大拇指’,怎么样?”“好!”他高兴地说。我有意降低了题目难度,当天的三道题他全都做对了。当我把三个“大拇指”盖在他的“房子”上时,我看到他的小脸激动得通红。 接下来的几天我调整了题目的内容和难度,但三道题中总有两道题是比较简单的或他已经掌握的,使他每天都有机会盖上两个“大拇指”。放学后他妈妈来接他时我听到的不再是低沉地“今天我又错了几道题”,而是没等妈妈问,他就自豪地喊,“妈妈,我今天又得了两个‘大拇指’,我都超过老师了!”渐渐的,他的笑容多了,有时课间碰见我,还会主动地跑上来说:“老师,今天咱们再来比比,我一定会得到三个‘大拇指’的!” 一个多月以后,我出题的难度渐渐加大了,盖“大拇指”的要求也严格了,但他的学习热情却更高了,学习有了很明显的进步。据他妈妈讲,每天回家他的话题总少不了与老师的比赛,跟父母讲、跟邻居讲、还打电话跟爷爷奶奶讲。以前需要大人督促着学习的他变得能自觉复习功课了,爱提问题了,而且还经常出道难题第二天来考考老师。 我想这些变化都该感谢那枚大拇指的印章,是那个红红的“大拇指”改变了他,也改变了我。
共0条评论,有211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