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金门路小学欢迎您
库模板不存在!
 
 
家长频道
 

学生人格的发展

作者:高黎来源:发表时间:2012-10-08阅读次数:300
  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参与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6-11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此时期,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努力证实自己已经长大。实际上,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为“我能行”的阶段,他们可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其成就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与赞许。随着儿童专注能力的不断增强,他们能在选定的任务上花费更长的时间,并且乐于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育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首先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积极向上地评价孩子,他就会积极向上地看待自己和对待别人。
  当孩子偶尔犯错的时候,父母不能只是责骂,还应该坚定而严肃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不犯这种错误的好处在哪里。这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会触发孩子的自我意识,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
  其次,通过一些小事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刚入学的孩子,由于识字不多,入学2~3周内,家长可帮他理好书包,提醒他第二天需要带的物品。3周以后,家长可站一旁引导孩子如何理书包,例如:教孩子将第二天要的本子、试卷理在一起,放进一个塑料袋,其它各学科书分档归类,剪刀、胶水、短绳之类,可放在书包侧袋中,以免弄脏其它书本。一个半月后,家长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有些家长将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估计得太低,对孩子不放心,一见孩子理不好书包,或理书包动作太慢,就索性代劳。久而久之,常由家长包办一切的孩子,易显得毫无主见,时时处处都要依赖家长。因而,可家长可从旁指导,但不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