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六 年级 上 册 第10 课 《 炊 烟 袅 袅 》
各位评委好!
一、教材和标准
我说课的题目是青岛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十课《炊烟袅袅》,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将本册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按照flash的界面(1课时)、绘画技巧(工具箱)(2课时)、文字的录入与修饰(1课时)、逐帧动画(1课时)、变形动画(1课时)、移动动画(1课时)、引导动画(1课时)、遮罩动画(1课时)、按钮与声音(1课时)、作品发布(1课时)、综合运用(2课时)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我将第五课《秘密通道》(图片的导入和编辑)、第六课《揭开动画的面纱》(三大动画简介)、第八课《太阳出来了》(图层)的内容分散渗透到相关课中,以便学生活学活用。本课内容为逐帧动画(三大动画之一),是flash操作整体教学中重要的一课。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文本录入与修饰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变形动画打下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六年级学生求知欲强、知识面较广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在FLASH中制作逐帧动画。
2)了解逐帧动画的概念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知识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难点:1)对关键帧的理解。
2)逐帧动画的制作。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上,我采用任务驱动法,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学法上,采用“小组合作法”,充分给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空间,锻炼学生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找到自己最喜欢、最简单的操作方法。
三、说过程
1、新课导入
先让学生观看一段逐帧动画原理的动画,让学生对逐帧动画形成初步的感知。让学生了解:逐帧动画是由很多个画面按顺序、连续播放形成的。其中的每一个画面就是一帧。
2、传授新知
分析“走路”动画的制作思路:
先引导学生观察时间轴,以及每一帧的内容,之后让学生组内讨论:做这个动画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可能说:每一帧都有一副图画;这些图画之间有细微的差别,具有连贯性……)由此总结出制作逐帧动画的基本步骤——逐个添加关键帧并导入图片。之后鼓励学生根据课本或导学案,自行完成“走路”动画。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请做得快的学生上台演示汇报,教师指正,总结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比赛激趣
教师布置任务:每组单号同学用“街舞”素材制作动画;双号同学用“奔跑”素材制作动画,比比看哪组更快。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现虽然“街舞”中的图片数量远远多于“奔跑”的,但是选择“街舞”的同学完成得更快,由此产生疑问,教师可以借机引导学生观察两组素材的不同之处,找出规律——以数字序列命名可以快速插入全部图片序列。比赛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印象。
4、拓展知识
这一环节要进行一次全班范围的比赛:利用“苹果”素材制作逐帧动画。完成后,请同学们说说这个动画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学生一定可以说到动画速度太快,由此引入调整动画速度的2种方法——1)帧频(之前已学习过);2)插入普通帧。这里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利用导学案自学,尝试将动画变慢。大部分同学完成后,请快生演示,教师指正。之后引导学生组内讨论:普通帧和关键帧分别有什么作用?(学生应该会说出普通帧有延时作用,而关键帧可以展现关键的动作。学生很难说准确,需要教师指正、总结:帧是对关键帧时候的形态的时间延长,让物体保持同一状态更长时间;关键帧就是当你需要物体变化的时候需要用到的)
5、综合练习
这部分,我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制作一个写“三”字的动画。这个任务既巩固了文本工具的相关知识,也复习了刚刚学过的逐帧动画。利用这个任务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借助板书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梳理本课知识。
板书:
炊烟袅袅
逐帧动画
普通帧 (保持延时)
帧
关键帧 (关键变化)
就是以上我的说课内容,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