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金门路小学欢迎您

 
 
教学研修
 

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1

来源:发表时间:2012-10-23阅读次数:215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要看教师是否精心设计教学,还要看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成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每一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每一教师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亲身经验来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巧设课堂结构

 

在乡镇的市井上,经常可见耍把戏卖膏药的,他们卖药的地方围观者很众,而且时间不短,最后卖的膏药也不少。卖膏药的为什么能吸引住众人,而最终达到卖膏药的目的呢?这跟他们巧妙地设计卖药的环节是分不开的,他们一般是表演很有吸引力的把戏,过了一定的阶段,便故弄玄虚,不宣结尾,留下悬念,好奇的观众只好呆在那里,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卖膏药者卖药的“伏击圈”。其实,课堂教学未必不也跟此相似,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常必要。过去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时大多是按“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流程组织教学的。这对于进取心强,意志坚强者来说,毫无问题,但对于意志薄弱者来说,有时效果很微。为大幅度提高学生课堂中的注意力,本人在追求课堂结构的巧妙中进行了大胆的偿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我在本学期教七年级的课文《皇帝的装》时,在确定了教学目标:“ 1.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熟悉把握本文故事情节。3、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学生体会并学习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之后,本人不是按照过去的教学流程,而是大胆的设计课堂结构以及改变教学手段。大胆地跟学生共用《学案》(教案提纲),把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的问题以及上课的大体程序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先学而后教。学习过程中,作家、作品以及字词,用练习的形式,大胆放手给学生自学、自查、自已评改。在感知课文内容时,让事先准备好了的同学认真进行戏剧表演,看完表演后,让学生对皇帝、骗子、大臣、百姓、小孩等人物或剧情谈看法。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各抒己见,把戏剧的情节、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等都进行了评论,评论过程中,不知不觉已把握了课文的内容、结构、人物形象等,完成了这一步,就象电脑一样有了硬件,便可以安装软件了,在此前提条件下,便水到渠成,概括人物形象、文章中心、表现手法、童话的特点,接下来便可以趁热打铁,进行课堂作业:想像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试给故事编一个续篇,想像和夸张色彩越浓越好。由于这节课大胆地设计先表演、评论、再设问题的结构,学生有新鲜感,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很轻松,效果良好。



0条评论,有215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暂时还没有相关评论,赶紧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