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金门路小学欢迎您

 
 
教师专递
 

课堂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

作者:高黎来源:发表时间:2012-10-30阅读次数:192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涉及课堂文化中最内层、最重要的精神观念建设。因为良好的自主、合作心理塑造,有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数学知识的形成。同时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又可以使学生“借助于这种课堂文化的熏陶和自觉学习,从精神上带来新人的塑造”。

  课堂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只有教师一人单薄的声音和动作的课堂是谈不上文化氛围的,单调和呆板乃课堂之大忌。“在活动中学”,是学生的需要,也是课堂文化的体现。阿兰·施恩菲尔德认为:如果我们相信数学是一种动手的、经验性的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数学学习是有用的,数学的思维是有价值的;那么课堂教学就必须反映出这种信念。因此,我们必须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积极地去体验数学。对数学权威,不应是从老师那里,而应是从活动体验中得到最终判决。当然在活动中教和学,要注意让数学德育功能尽量开发,如将数学史的内容贯之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国际意识和爱国主义能和谐统一;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还塑造教育为自然教育,还知识教育为生活教育”;使学生课内所学,课外有用;课外见闻,课内升华。



0条评论,有192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暂时还没有相关评论,赶紧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