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区域研究会2012年10月19日在嘉峪关学校举行。本次研讨会的指导思想是以“同课异构”为平台,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搭建互助发展平台,在分析比较中不断开阔教学视野,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青岛嘉峪关学校、胶南泊里镇信阳小学、威海市鲸园小学、烟台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小学、荣成市石岛湾小学、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及“琴岛教师工作室”的领导及教师代表、“区校长工作室”的领导及教师代表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嘉峪关学校杨梅妍老师和莱州金城镇中心小学王艳老师分别执教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课后,执教教师介绍教学设计意图。参会人员进行议课。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技教师徐长青进行了评课。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简称“1751”工程)自2011年3月份启动,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重点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行为规范、办学水平较高、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较强和具有良好合作意愿的优质学校作合作伙伴学校,与有关学校共同组成“1751”工程学校合作发展共同体(简称“学校共同体”),形成学校互助合作发展机制,开展共同体成员学校间的合作交流,在重点促进有关学校改革创新的同时,推动全体成员学校共同发展。合作伙伴学校主要在齐鲁名校长培养工程人选、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校长系列)所在学校和其他办学规范的名校、强校中选定。我市共有青岛市第二中学、青岛市第三十九中学、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青岛市实验初级中学、青岛市嘉峪关学校、
青岛市市北区福州路小学、平度市实验中学、胶南市第一中学8所学校成为合作伙伴学校,分别与我省8所中小学联谊结对,组成“学校共同体”。
作为我市合作伙伴学校之一的嘉峪关学校,与莱州金城镇中心小学联谊结对。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就是再次搭建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通过研讨活动,在课堂教学领域取得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