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何进行课堂调控4
|
来源:发表时间:2012-11-06阅读次数:300
|
最后把握时机,提问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加深理解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问有许多讲究,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显得十分重要。讲授新知识前提问,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一般情况下,新知识总是从旧知识中引伸发展而来的。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应该将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让学生进行回忆复习,从中找准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把学生引进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学习新知识时提问,抓住知识的重点处。思维训练时提问,抓住知识的联想点。联想是学生常用的思考方法,教师的引导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只要教师抓住知识的联想点,精心设计,定向质疑,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训练学生思维时,要求学生联想已学过的知识,然后将有关知识加以比较、归纳,找出共同性。从个别概括出一般性,又从一般性推导出特殊性,使他们找到知识的联系性,最后形成概念。通过联想、比较、归纳,使学生不但对知识的学习更具深度,而且从中训练了思维的方法。提问是解疑的重要方式,提问的时机掌握也仅仅是提问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有诸如提问中教师的仪态、诚恳、发人深思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节奏,以至于难易程度对不同程度学生深浅适中题目的设计等等,都应有所讲究,决不是一段文字可以概括得了的。然而,只要教师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总之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一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俗话说教无定法,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具备宏观把握能力,微观调控能力,和灵活机动,把握时机的整体素质。
共0条评论,有300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