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
汉画像砖是采用模印、手塑及雕刻技法,在空心大砖及实心砖上作画,其内容丰富、构图简洁、线条飞扬、气韵生动、写意传神,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它体现了两汉时期最高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从古至今,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大都是通过文献或书籍的记载。我国古代学者就有将书变成"左图右史"的理想,但未能如愿。军旅收藏家张新宽通过30多年的努力,将他收藏的汉画像砖变成了一部用图像记载的中国汉代史,同时也是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汉画像砖再现了两汉时期的现实生活,如农耕渔猎、宴请会欢、车马出行、舞乐百戏、射箭比武等;再现了已经消失了的古代礼仪,如持笏礼、持帚礼、持盾礼、持戟礼;再现了不同规格的辎车、轩车、轺车;再现了古代乐器中的鼓、笙、管、箫等;汉代建筑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汉代人所居住的房屋已达四五层之高,而且还有庭院式的规划,汉画像砖再现了阙、观、台、阁、斗等汉代建筑物。汉画像砖中使用的模板印刷,是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前奏。因此汉画像砖已成为考证及改写历史的珍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