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赛范围
(一)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二)参赛人数:限1人独立参赛。
(三)指导教师:限1人(可空缺)。
(四)每人限参加一个赛项,限提交一件作品。
二、作品主题
主题不限。
三、作品要求
(一)作品必须为原创。
(二)主题表达明确,内容健康向上、贴近生活,题材范围不限。
(三)作品时长为10~15分钟。
(四)作品格式为MPG、AVI、MP4等常用格式。
(五)作品像素为720×576,显示宽高比为4:3,或像素1280×720、1920×1080,显示宽高比为16:9。
(六)在提交作品的同时,还须提交作品创作演示文稿(包含作者介绍、作品创作思路、创作过程、原创内容说明等)。
四、作品提交
(一)网站报送:选手须通过NOC网站(www.noc.net.cn)竞赛平台在线提交作品。(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按照地方组委会文件要求提交)
(二)光盘报送:选手须将作品申报表打印一份,随光盘一起快递至全国组委会。(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按照地方组委会文件要求提交)
光盘表面用光盘笔写明所参加赛项、选手姓名、作品名称等关键信息,不要贴标签,以免影响光驱读取。
光盘内容以参赛作品名称建立文件夹,文件夹下分别建立“电子报名表”、“参赛作品”、“陈述PPT”为名称的二级文件夹,对应文件夹名称放入作品提交内容,并确保能够正常运行。
(三)作品提交至全国组委会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5月10日。
五、竞赛流程
(一)报名:参赛选手须通过NOC网站竞赛平台在线报名和提交初赛作品。(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按照地方组委会文件要求提交)
(二)地方选拔:由地方组委会负责组织,确定地方奖项后报送全国组委会,由全国组委会负责组织评审出入围全国决赛的作品。(无地方组委会组织的作品,由全国组委会负责评审)
(三)全国决赛:由全国组委会负责组织,对全部报送作品进行评审,确定二等奖、三等奖及全国决赛入围作品,现场决赛产生一等奖(考核未通过的作品降为二等奖)。入围但未能到达现场参赛的选手,视为弃权,不予评奖。
全国现场决赛形式:现场制作、陈述答辩。
1.现场制作:
(1)参赛选手按照相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现场完成作品制(创)作,相关要求详见决赛前公布的“视频创作全国决赛现场制作规则”。
(2)现场制作得分占参赛选手决赛成绩的50%。
2.陈述答辩:
(1)入围作品陈述与答辩各5分钟。
(2)陈述用文件为PPT格式。
(3)参赛选手须将入围作品、陈述用PPT存储于U盘等自行带至决赛现场。
(4)陈述答辩得分占参赛选手决赛成绩的50%。
3.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必须是作品的设计制作者,不能委托他人代表参赛。入围但未能到达现场参赛的选手,视为弃权,不予评奖。
(2)全国决赛入围名单公布后不允许更改作品申报表中的各项内容;入围作品不得进行修改和替换。
(3)已在全国其他比赛中获奖的作品不予参赛。
六、评审标准
评审指标 |
指标描述 |
全国评
审权重 |
现场决
赛权重 |
主题表达 |
内容健康向上,能体现作者正确的道德观和公德观;能充分表明作者的思想和创作目的,切合现阶段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创作能力;关注学校生活或社会现实,体现作者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 |
20 |
20 |
剧本编排 |
逻辑清晰,情节紧凑,主体形象鲜明;主题表达形式新颖、得体;构思与创意独特,富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
20 |
20 |
拍摄 |
画面清晰,主体突出,构图合理,光线与色彩处理得当;镜头运用有一定艺术表现力,能够根据主题表达来确定拍摄风格和手法。 |
30 |
30 |
剪辑 |
影像语言运用良好、符合电影(电视)叙事规律,剪辑合理,节奏感良好;综合运用后期制作技术,完整表达作品主题,包装朴实得体。 |
20 |
20 |
声音 |
同期声采集与灌录清晰、干净、不失真、剪接点准确,符合基本技术要求;同期声、效果声及音乐的运用和搭配得当、有创意。 |
10 |
10 |
网络票选
(仅限上传作品) |
凭身份证号限投1票/件作品;不符合要求的作品投票无效;不足200票不予计分,最多可加5分。 |
每200票加1分 |
— |
七、相关说明
(一)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选手原创,选手在上传作品前须确认拥有该作品的著作权。作品内容要健康向上,不触犯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剽窃、抄袭、顶替他人作品,如因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参赛选手本人承担,并取消选手的参赛资格和获奖资格。
(二)所有作品一经参赛,即视为参赛选手同意全国组委会拥有对其作品的使用权,同意组委会以任何形式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
(三)本赛项产生“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