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心”主张》读书心得
有幸读了《课堂教学“心”主张》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我也认为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最为主要的活动场所。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生活中度过的尤其是身为美术教师,和我学生接触的本身就有限。这本书以老师们的切身感受为例,详细解析了优质课堂可以怎样生成,待给我很多启迪。也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了进一步的反思。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生,他们只有对美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创作中去,从而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以此,“心”主张在美术课堂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好的开始,让孩子们爱上美术课堂。下面我将从“精导妙引”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精导妙引打造趣味课堂
一堂精彩的美术课的重要前提是激趣引导,以此来吸引学生快速投入到课堂中去,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美术创作的形式、材料是多种多样,不要局限于平涂绘画方面,从而充分的发掘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在表现方法上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表现。
二、精导妙引激发创作欲望
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二年级《好吃的水果》这一课,在本课的环节设置上,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的形式将我们常吃的水果“橘子”拟人化,把自己变成“橘子姐姐”来进行引导,这样整个课堂氛围一下被带动起来,学生都非常欢乐。导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也可以设计吃水果环节,让学生在品尝中观察其他小朋友的动作和表情,并通过学生演一演来感受夸张的趣味性。导入环节不只是为了导入而进行的,要有利于本课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要求导入环节要与本课内容做好充分衔接。如可以设置“猜水果”环节,可以把带来的水果放在袋子里,请同学来猜,通过用手触摸,猜猜是什么水果,同学们通过这个环节,提高了自己感受知识的兴趣,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互动性也会很好,通过师生的探讨,对水果都有了自己的新的认识,在表现水果时就降低了难度。
精导妙引是让学生主动的去体验和感受,整个教学过程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课堂的乐趣,从而启发学生创作出生动的作品。
三、精导妙引提升美术素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与其让他在课堂上一直进行美术方面的练习,倒不如让他们更多的来体会到美术课堂的乐趣,感受到美术课的独特魅力。因此,在美术课中需要利用各种方式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身上的创作天赋,生会更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并能对美术活动产生持久性的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