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期中,我学习了知名班主任梅洪建老师写的《不再做一个瞎忙的班主任》这本书,在书中梅老师不仅明确了班主任的本位,还提出了突围的方向,也就是他提出的“培育---发展”的理念。即“培育”,就是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尽可能宽阔的、动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发展”,则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地舒展灵魂、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细品这本书给我启发很多:
第一,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这应该从两点出发,一是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包括向上、平和。二是优秀的思维品质,即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会思考。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能够用淡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一个具有高水平思维能力,加上具有积极心态的人,这个孩子的成长一定充满动力,一定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用教育的现在,指向孩子成长的未来,教育或许本该如此。
第二,学会用别人的水浇自己的田,也就是学会借力。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够让他人发挥作用,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才是卓越的执行者。一个懂得借力的人,远比只知道死干的人轻松得多,所以有人说:智慧的人是用三流的本事做一流的事。比如说,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可以利用家长来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艺术地处理班级事务;可以团结自己的科任老师,辅佐自己共同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借助外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大有可为的班主任,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用小本做沟通的大事。梅老师一直坚持在做的“每周一次的谈心本。”谈心本的作用不可小觑,有五大作用:一可以发现教育的真谛,二可以解开孩子的心结,三可以持续孩子的正能量,四可以使两颗心贴的更近,五可以帮助集中解决班级事务。我们学校徐真老师的人每天与学生散步、聊天,这件事情让我很是触动,身为低年级的班主任可以陪学生一起玩耍,也是一种幸福。
第四,就是梅老师为了让班级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又能减轻班主任的负担,他果断地选择了放手,把很多任务放手给学生,让孩子们创造无限的精彩,那就是制作班级名片。为了制作班级名片,梅老师举行了一个“让卫生成为第一张名片”的班会。他就是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讨论出一个班级在短期内迅速拿第一的名片。其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学习成绩,学生感觉哪一项都可以拿第一。梅老师又说,这么多项都拿第一,是不可能的,到底那一项可以确保拿到第一名,从明天起就可以拿第一。在学生的讨论声中,最终讨论无果。此时班主任提出来卫生拿第一,接下来的问题是哪个委员会有信心为班级争得第一份荣誉,当然,很多委员会都举起了手,怎么办?继续讨论,最后还是有老师决定由荣誉委员会来做这件事,其他几个委员会都不服气,这时老师说:请大家睁开眼睛,拭目以待:如果他们明天能拿第一名,就表扬,继续干,如果没有拿第一,对不起,请下台。让更有实力的委员会上。其实无论第二天结果如何,班级卫生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结果第二天他班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绩。尽管很好,但班级荣誉委员会的孩子们还是被赶下了台,接下来的委员会上台自然就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能拿第一继续干,不能拿第一就换人,这样一来,班级的常规工作也就慢慢都有了起色。因为班级的评价是针对集体而不是针对个人,所以即使被赶下台的孩子们也不会也挫败感,相反会将不良的情绪消逝在集体中,因为针对个体的评价往往会有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表扬一个人有时会打击很多人,批评一个人有时会形成挫败感。班级名片,其实我们都有,比如我们每个班级富有班级张力的班训、班徽,比如我们学校的报喜鸟进我班,我们的优胜社区评选,我们的班级小管家,这些都是我们共有的班级名片。
所以在接下新学期的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会尝试着制作班级名片,让班级名片带动班级正能量,就像梅老师每天读班级的表扬信,其实都是一种班级正能量引领。
从梅老师的书中,可以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班主任一定要从“瞎忙”中挣脱出来,做“该做”的事!这也正如非马所说:打开鸟笼,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