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海洋科学探究,丰富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青岛新昌路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由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携手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乘风破浪的孢粉》研学网络直播课,让科学探索的种子在学生心里发芽,让海洋科学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为更好地参与此次活动,充分运用此次学习机会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研学能力,直播之前,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了解,认真做好学习准备,对所学内容有备而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孢粉是如何进入大海的?孢粉有多大?孢粉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带着这些问题,大家投入到了直播学习当中。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山大学和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第四纪地质专业博士李杰同志做客直播间,带领学生围绕“植物与孢粉、孢粉的特征、孢粉学研究、家庭小实验”四个方面进行了学习研究,由常见的花朵及植物引入孢子花粉的概念,讲解孢粉入海的传奇过程,并通过实际研究案例介绍孢粉学的应用,通过放大后的3D打印孢粉模型,以及通过光学显微镜展示多彩的微观世界,指导鉴别各类形态的孢粉的孔沟、壁纹饰等,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趣味性。
学生认真倾听,并积极与专家在线互动,了解孢粉的形态、结构特点等知识,知道了科学家是如何利用孢粉开展科学研究的、如何制作植物标本等。在专家介绍中找到了课前问题的答案,原来,一些带气囊类的花粉或是高大树木的花粉是通过空气传播,由气流输送进入海洋,沉积到沉积物里,而一些草本、低矮灌木的花粉是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河流,由河流带入海洋,在海洋中沿着海流慢慢迁移沉入海底。大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意识,激发对探究科学知识的向往。
此次研学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探索海洋科学的热情,为培养学生海洋科学素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大家深刻领悟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很多美好的礼物,我们应留意身边的自然现象,勇于探索实践,同时,关注自然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蓝色家园。
未来,新昌路小学将继续致力于学生海洋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发掘,以海养德、以海启智,通过形式多样的海洋活动,营造知海、爱海、亲海的海洋学习氛围,培育学生海的情怀、境界、知识、气质和体魄。学校也将继续以海洋教育为引领,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持续丰富学生的海洋教育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