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四实验小学(青岛新昌路小学)积极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红色研学主题实践活动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导队员参与“红领巾心向党”学习实践活动,青岛市第四实验小学(青岛新昌路小学)积极动员组织,倡导队员们以学生发展联盟为单位,走进各大红色研学基地,深入学习党史知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近日,青岛市第四实验小学(青岛新昌路小学)4.3中队王者联盟的部分队员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位于青岛市梅岭路的青岛市博物馆,作为一个青岛人,要全面了解青岛历史,这是最好的选择。
刚到院内,碰到了好多前来参观的朋友,有成群结队的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有和我们一样全家出游的学生,三三两两,很热闹。进到博物馆,就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展,幅幅图片,告诉我们日军在这次侵略战争中对我们犯下了多少罪行,强行登陆,抢掠资源,滥杀平民,动用毒气,看的我们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我们也看到了为保护家国牺牲的青岛的烈士们,让我们把他们的名字和容貌牢牢记在心中。

进入青岛史话,仿佛打开了历史的长卷,让我对青岛的历史有了全新的了解。
7000多年前,胶州的三里河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的痕迹,属于大汶口文化,展示了东夷族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的丰富灿烂的古代文明。
春秋战国期间青岛属于齐国管辖,使用齐国著名的刀币,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才改为秦半两。
北魏(公元500—550年)时期的石佛像,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佛像身高一丈八尺,重约30吨,俗称“丈八佛”。衣纹细致柔和,神态栩栩如生。充分表现出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施行,反映到佛教雕塑艺术上的风格特点。
两尊石佛像最早安放在山东临淄县龙泉寺内。1928年7月对佛像垂涎已久的日本人欲将其劫走。然时逢发生济南“五.三”惨案,中国人民反日斗争日渐高涨。日本侵略者迫于形势,未能得逞,故这批珍贵文物才得以免遭劫难。
板桥镇缩微复原场景展示了明清两代,伴随帝国主义的入侵,青岛由封建商贸港口向近代殖民地商贸港口城市的转变。同时,也展示了这一时期青岛地区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
到了清代末期,由于国家实力孱弱,青岛也先后在德国,日本,北洋军阀,国民党的统治下,受尽欺侮。为了反抗侵掠和欺侮,无数先人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以及生命。
看完青岛博物馆,我们的心里感慨万千。青岛的历史就是我们祖国的历史,弱者一定会挨打,必须要国家强大,才能避免收到欺侮。所以我们从小,要热爱自己国家,好好学习本领,增强自己的实力,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