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四实验小学(青岛新昌路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童心向党庆端午”主题实践活动

发表时间:2021-06-15阅读次数:284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师生民族自豪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端午节来临之际,青岛市第四实验小学(青岛新昌路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童心向党庆端午”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活动一:端午文化我来讲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有两千多年来的风俗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学校顶层设计,将活动与课程有机结合,构建活动、课程一体化,坚持在活动中发掘育人力量,引导队员们开展研究性学习。中队通过召开主题中队会,组织队员们通过搜集端午知识、制作课件、手抄报等交流介绍自己的研学成果,引导队员缅怀先贤,学习其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忠诚祖国的高尚品质。

活动二:互系彩丝送祝福




   花绳既是五彩丝,又俗称五色丝。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续汉书》、《后汉书》中,端午日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门户装饰,认为可以抵防恶气。时至今日,五彩绳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祝福,以表达祈福纳吉的愿望。

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学校为全师生、员工编织了五彩绳,师生或联盟内生生间送上一句祝福,眼带笑意相互佩系。通过这一小小的举动,引导队员们怀揣感恩之心,亲手将彩绳和祝福送给伙伴、送给长辈。队员间一句“你天天开心快乐!”,他一句“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这融融暖意,深深祝福,此刻定埋在同学们小小的心上,人人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就是最好的回应与见证。

活动三:制作粽子送温暖

 

 

 

 

端午节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将包粽子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倡导有条件的家庭,由队员们亲自动手,和父辈、祖辈共同动手包粽子。引导队员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涵育文明新风。

队员们从如何摆放粽叶、如何盛米、加入喜欢的馅料,一点一点请教长辈,长辈手把手的教授队员们包粽子技能,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中不光感受到了节日的欢愉,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掌握了一项新的技能。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神情、成功的喜悦、开心的笑声,传递在队员和家长之间。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eb358ed55413fa0a6615693f9a11a3.jpg

 

此外,队员们还积极参与志愿行动,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送给邻居、独居老人等,尽自己所能奉献一片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通过端午节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了队员探究学习端午传统文化的兴趣,密切了师生、生生、祖辈、邻里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宣传和教育,引导队员们珍惜幸福生活,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