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平安校园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教育部倡议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

发表时间:2011-03-23阅读次数:1354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近日表示,为了4425万学生网民的健康成长,教育部门一方面配合国家专项行动,加强网络净化工作,另一方面创新管理模式,建设适应青少年需求的网络空间,推动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

    一个月前,公安部、文化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全国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教育部党组布置加强校园网和校内上网场所管理,组织学校落实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宣传教育活动,积极配合了专项行动的开展。

  共同参与 共同受益

    李卫红说,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高素质人才。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影响、蛊惑,甚至腐蚀。“所以在这次专项行动中,广大师生和家长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据李卫红介绍,在一些地区,学校不仅加强校园网管理和校园上网管理,还通过家长会通报学校对文明上网的举措和办法,引导家长担负起对学生的上网管理和教育。一些地方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编纂有关方面的书籍并举办小型座谈。

    “这些有效形式起到了对家长进一步沟通、引导和统一思想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共同关心青少年网络空间的工作格局和氛围。”她说。

    在对各地大中小学的考察中,李卫红感到: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全国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坚决拥护与支持,吉林、江西、天津、湖北、河北等地近10万名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有害信息的倡议。

    加强引导 文明上网

    近年来,青少年上网成瘾,因受到网络有害信息的毒害而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在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者高达20%。有的因上网成瘾而冷漠甚至仇视周围的同事、同学甚至亲人;有的昼夜上网,思维混乱,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如何防止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伤害青少年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呼吁:必须用健康的信息来占领互联网这个当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阵地。

    李卫红说,一方面要管好校园网、健全上网管理制度、堵塞和删除不良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强建设,让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占领网络教育的主渠道。

    据介绍,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设在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校网络联盟“中国大学生在线”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的校园网。类似的一批网站倡导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丰富活跃的校园生活。

    2006年4月我国召开全国辅导员工作会议,要求辅导员队伍成为熟悉网络、精通网络和管理网络的能手。此后,我国先后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带头人。他们在网络设计和使用方面非常内行,对学生文明上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我们就要鼓励这样的教师来引导学生文明上网,使用丰富的网络知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想动态。”李卫红说。

  加强管理 群策群力

    我国于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然而,仍有黑网吧通过非法手段吸引学生。李卫红说:这种情况还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部门,严格按照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办法有效地加以管理、整治。

    她表示,学生上网的法律体系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国各地各校针对各自的不同情况,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学生上网管理制度,要把这些好的经验适时上升到法律层面。

    李卫红强调,教育部将根据全国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要求,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对教育部所属单位互联网网站、网页的检查,清理和防范;在教育部网站增设校园网络不良信息在线举报;进一步开展学生安全文明上网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力争使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融入到相关的课程和教材中去;加紧研究制定加强校园上网场所的管理办法,规范校园网使用秩序。

    互联网作为新兴科技,正在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对它的分析、认识、把握和管理需要历史过程。“全社会应群策群力,以实际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李卫红说。(吴晶)

返回】 【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