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校园动态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杭州之行体会——王彦

发表时间:2013-12-04阅读次数:642



        2013年11月26日-30日,有幸跟着张主任我们一行四人赴杭州参加为期3天的 “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可以如此近距离听18节经典课例,欣赏各位大师们的风采,真是受益菲浅。 
        刚走进会场,就觉得场面好大,整个会场都洋溢着数学的气息,会场周围的柱子上有一副副数学对联非常巧妙形容本次活动主题的对联:“画线条判曲直风雨同舟又一年,讲集合指方圆上下求索整十载”、“直线曲线射线线息切情深、手执粉笔春秋一十以人为本”,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啊!让我觉得不虚此行。从头到尾,我都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时为大师们严谨的设计,风趣的语言,深刻的数学思想,所深深折服,可以说,这三天时间里,让我在享受一个又一个视听大餐的同时,更让我学到了这么多年的教学工作所从来没有学到的教学经验。总的感觉是“累并快乐着”!
听课时间从8点-12点,下午从1点半到5点半。3天时间共5个专场。
1、数的认识。
2、乘法计算。
3、几何概念。
4、面积教学。
5、综合应用
共5部分专场。
        根据每场主题先上3-4堂课,再进行互动评课辩课。辩课环节会根据本场专题设计5个问题。以《数的认识》专场为例,问题一、如何寻找并有效利用学生起点?问题二、概念教学中如何选取学习资料?问题三、有效突破概念教学难点,你在本节课做了哪些尝试?。问题四、数感的培养非常关键,本课如何体现?上课老师现场抽题进行答辩。
现就以江萍老师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江老师的课一开始没有常见的从一个个数数开始,而是以游戏形式师说一个,生接一个,跳着数,然后一下子跳到97,接着数到了100。从100入手,问:“关于100你知道什么?” 。关于“读数”、“位数”、“数位”、“大小”的已有知识,通过“关于100你知道什么”、“写一个比100大的数”这一问题得以唤醒、激活。一方面复习了旧知,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新课展开部分,江老师设计了用0、1、4三个数字组数,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学习读写法、数位意义、位数结构等学习要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怎么读、怎么写,作为读写教学的重点展开,“高位起,一位一位往下读,中间的0要读,末尾的0不要读”,“写数时,0不放在第一位”等等方法,经过教师总结得到清晰整理。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读写”到“掌握方法”有了提升。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读写法,组成等。在巩固练习中,出示3个计数器上的数126、304、949,让学生再一次写一写、读一读、说说组成。这里江老师的处理我很喜欢,她在126的下面加入了5个括号,请学生1个1个往后数,在转弯数的地方,江老师通过“追问——你是怎么想出来”让学生知道“满十进一”的道理。304这个数让学生1个1个往前数,追问299是怎么来的。949时是10个10个数,一直到999,让学生理解虽然数字一样,但是在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最后老师请学生说说999有什么特别之处。利用学生的回答再加1个就是一千。很自然的引到了1000。
后来请学生感受1000有多大,了解相邻单位的十进制关系。整节课中学生对于数意义的理解是到位,在理解意义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发展学生的数感,不断促进孩子的思维走向深渊。
       听江老师的课,觉得有种层层递进的感觉,教学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也是一节我以后可以模仿的课。真的是辛苦一人,惠及万人呀。
      几天听下来,我想每个听课老师都有这种感觉,那就是,每一个上课的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让个人魅力,而这种魅力,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更多的是后天的不断积累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
      大师们或幽默、或风趣、或擅长活灵活现的表现,让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深深地爱上了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自然是水到渠成。大师们的课堂是那样的轻松自如,学生的学习是那样的快乐,知识的教授又是那样的润物细无声。我们的课堂本应如此,不是吗?再复杂的东西都是从简单开始的,教学知识也是这样,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步步为营。还有很多老师的课堂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听着他们的课,真的很享受,我也成了学习的孩子,他们的学生。
      三天的学习时间很短,但留下是长长的思索和反思。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是不是也能学学大师们的那种好学的精神,每天、或是几天、甚至是一个星期都可以,从繁忙的教学中暂时脱离,真正的看几本书,即使我们达不到大师们的那种至善至美的教学境界,至少我们也能让我们的孩子们更喜欢我们的课堂,从而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
      我很庆幸能有这样的机会,也很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让我打开眼界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我想这些宝贵的财富对我今后的教学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谢谢组委会,辛苦各位老师们。
这次杭州之行真是意味深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