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都来源与生活,来源与大自然。因此,当学生在创作剪纸时,他首先就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做一个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感受,发现剪纸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一学期下来,我通过一系列的组织活动,孩子们剪纸活动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练出了一双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同时我还发现,剪纸还能促进孩子多种智慧潜能的开发,尤其是想象力、创作力,为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打下基础,具体表现为:
(1)、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主动探索欲望。
剪纸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被动状态,让其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物体进行剪纸,由于这是学生自己所选择的,则必然会抱着认真的态度去主动地探索,克服一定的困难去完成,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时,他们就感到十分高兴,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为下一次的剪纸增添了内驱力。
(2)、增强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剪纸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一个系列的基础上,自己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剪出各种不同的其它物体,每一件作品,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实践,反复推敲才能成功,这就要求学生有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和意志力。
(3)、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做事习惯。
在剪纸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他们明白做事必须按顺序进行。
(4)、促进了学生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合作的精神。
一般的剪纸活动,我们大多以孩子个人动手剪纸为主,但在创作过程中,以五六个孩子为一组同进行集体创作剪,在活动前让每个孩子都参加讨论、研究,再进行合作剪,效果则更佳。虽然在前几次发现孩子们不遵守规则,剪贴出来的作品也杂乱无章,但几次下来以后,孩子们也喜欢与同伴合作了。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剪纸活动对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觉得剪纸艺术是一门艺术,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文化,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总之,剪纸艺术是一项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本土艺术特色,探讨和研究方面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有找到剪纸艺术与现实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用现代教育方法与手段来传授剪纸艺术知识和技能,使剪纸教育穿越时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