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对一切事物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使得数学概念的教学相对棘手.
本次磨课,老师抓住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抓住概念产生的背景,展开概念教学。
背景一、认知的需要。
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分数,为什么要再学习分数,因为它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约分、通分乃至分数的加减法等后续知识的基础,
背景二、思维训练的需要。
什么是“单位一”、什么是“几分之几”、什么是“分子分母”,学生们感觉到分数越来越神奇了。分的对象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到分对象是“一些物体”的“一个整体”。比以前更抽象了。
课堂上老师用他活泛的语言,激情的评价,将概念教学一步步推进,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2.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分母、分子的含义这两点展开。
而且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蹲一蹲的过程中,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就像课后调查一样,学生说“这么忙活的课不会觉得累反而觉得这样让课堂更生动,让我们更喜欢这节课。”“光讲课会太枯燥,更生动。边玩边学。我们很喜欢,对分数加深印象。”
赵国防老师说对分数的再度认识,究竟认识到什么地步才算达到目标呢?只要具备以下三点便足以证明学生真正学好了。首先是“会举例”其次是“会应用”。再次是“会思考”。
巩固练习环节共三个环节。1.画一画。2.说一说。3.玩一玩。每一个环节赵老师都真正落实了“会举例”“会应用”“会思考”这三点目标。
1.画一画环节
一张笑脸遮住了好几个三角形,露出的一个占单位“1”的四分之一。你能画出它的完整的样子吗?
两位同学给了不同的答案,第一位同学思考了3个方法。
第二位同学思考了2个方法。
最后呈现老师方法,那么简单的画法。
而且学生对于不明白的地方也敢大胆提出疑问,善于思考。
2.说一说。
(1)操场上有7个同学,3个男生,4个女生。
学生出现: 这样的说法,改正 , 是男生 是女生。
男生占总人数的 女生占总数的
(2)看到七分之五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5份
取其中的 剩下
老师先举例苹果,据提示学生举例文具
(3)露出三分之二,遮住了多少个苹果?
露出2份是6个,1份是3个所以遮住了3个。
3.玩一玩。
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一组8人,二组12人,三组16人。
先表达班级小组是一个整体。
教师发指令:蹲下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再发指令:蹲下站着的人数的二分之一
提问:同样是蹲下二分之一,为何在同一个组里,前后两次蹲下的人数会有所不同呢?
组织学生交流,谈谈在游戏中的感受。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二分之一不同。
在课堂中我们看到学生形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小组讨论啊同桌讨论的过程很多。同时提高创新意识与分析概括能力,很多总结性的发言都是学生提出的。比如“分数很奇妙,大小不一样,意义就不一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八分之三。”学生能用这么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概念。正是他们在这堂课上学到的学习技能,正是我们提倡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节课结束了但这并不单单是学生学习分数的终点,更是他们深入学习分数的起点。